[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剑麻纤维增强改性沥青制备沥青混合料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20593.3 申请日: 2013-01-18
公开(公告)号: CN103043952A 公开(公告)日: 2013-04-17
发明(设计)人: 建明;谭波;薛明星;樊新 申请(专利权)人: 西部中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桂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4B26/26 分类号: C04B26/26;C04B16/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30030 甘肃省***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剑麻 纤维 增强 改性沥青 制备 沥青 混合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剑麻纤维增强改性沥青制备沥青混合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剑麻纤维,属于可再生资源,可自然降解,不会对环境构成污染,价格也比较低廉;剑麻纤维质地坚韧、富有弹性、拉伸强度大、耐磨擦、耐酸碱、耐海水腐蚀以及耐低温等多种优良性能,且能量吸收能力好、耐冲击强度高,无脆性断裂(对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很有利)。剑麻纤维在250℃的干拌温度下不变质,不发脆,可作为添加剂掺入到沥青混凝土中。剑麻纤维表面粗糙,有许多竖向条纹,这有利于增加剑麻纤维与沥青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剑麻纤维在沥青混凝土当中的黏结能力,对路面的车辙、温缩、开裂、坑槽等早期破坏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适宜于作为路面材料。而利用天然资源剑麻纤维增强改性沥青制备沥青混合料的方法目前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天然资源剑麻纤维增强改性沥青制备沥青混合料的方法。

具体步骤为:

1、剑麻纤维的预处理:

将剑麻纤维粉碎为长度5~20mm,用质量浓度为1%的NaOH溶液浸泡30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烘干。

2、剑麻纤维最佳掺量的确定:

制备不同类型剑麻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时,相应的剑麻纤维掺量有所不同,按以下步骤确定:

(1)按照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0.2%、0.3%、0.4%和0.5%的4种质量比例掺加剑麻纤维,0.2%、0.3%、0.4%和0.5%即为4种剑麻纤维掺量;并在每一种剑麻纤维掺量下,沥青按照3.5%-5.5%间隔0.5%共5种沥青油石比在170℃-180℃的温度下拌和制备成共20组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样,每组试样5个,马歇尔试样的制备方法见《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测试每个试样的体积参数与力学参数,确定每种剑麻纤维掺量下的沥青最佳油石比,通过分析最佳油石比趋势首先去掉部分不合理的剑麻纤维掺量。

(2)将步骤(2)第1步剩下的剑麻纤维掺量,在其最佳油石比下进行沥青混合料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再去掉不满足谢伦堡沥青析漏要求的剑麻纤维掺量。

(3)将步骤(2)第2步剩下的剑麻纤维掺量,在其最佳油石比下进行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最后去掉不满足要求的剑麻掺量;如果有几个均能满足要求的剑麻纤维掺量,则以最小的剑麻纤维掺量为确定的剑麻纤维最佳掺量。

3、剑麻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

将步骤(1)制得的剑麻纤维按步骤(2)第3步确定的最佳剑麻纤维掺量以及步骤(2)第1步确定的相应最佳油石比进行配料,按传统方法制备得剑麻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

本发明利用天然资源剑麻纤维增强改性沥青制备沥青混合料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制备过程简单、加工成型方便、环境友好无毒,所制得剑麻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强度等优点,可广泛地应用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的路面以及路面护理;对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的质量以及对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剑麻纤维的预处理:

将剑麻纤维粉碎为长度5~20mm,用质量浓度为1%的NaOH溶液浸泡30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烘干。

2、剑麻纤维最佳掺量的确定:

剑麻纤维最佳掺量的确定由最佳油石比趋势比较、谢伦堡沥青析漏比较、路用性能验证三步组成;本实施例制备沥青混合料类型为AC-13采用集料级配见表1:

表1:选用级配表

(1)不同剑麻纤维掺量下的剑麻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趋势比较:

按照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0.2%、0.3%、0.4%和0.5%的4种质量比例掺加剑麻纤维,0.2%、0.3%、0.4%和0.5%即为4种剑麻纤维掺量;并在每一种剑麻纤维掺量下,沥青按照3.5%-5.5%间隔0.5%共5种沥青油石比在170℃的温度下拌和制备成共20组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样,每组试样5个,马歇尔试样的制备方法见《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进行马歇尔试验,分析最佳油石比,试验结果见表2:

表2:不同剑麻纤维掺量下的最佳油石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部中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桂林理工大学,未经西部中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05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