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讯响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0498.3 | 申请日: | 2013-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7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徐波;陈兴中;张秀琴;王平;郭敏;吴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得利(常州)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9/13 | 分类号: | G10K9/13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响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讯响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低电压驱动获得更大声压的电磁讯响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讯响器基在低电压驱动下声压低,运用在家用电器的报警提示上容易让人听不到,比如中国专利局公开的专利号为200810216499.4的电磁讯响器发明专利,它也通过电磁驱动振膜进行发声,但是在电压较弱或者同等电压下,由于振膜直接与空气接触发声,导致该讯响器的发声效果较弱,难以让人听见;同时该发明专利由于振动膜与底座接触为台阶的全接触面,导致减小振动膜的振动面积,因此振动发声效果减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如果在较低电压或同等电压下获得更大的声压而产生更大的报警声音,提供了一种电磁讯响器。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电磁讯响器,它主要包括底座、铁芯、振动膜、电磁线圈、磁钢、增磁片以及上盖,底座包括直射腔,铁芯固定在底座的直射腔内,电磁线圈固定在铁芯上,磁钢固定在底座端面上且紧贴铁芯,增磁片与振动膜点固定形成振动膜组,振动膜组通过振动膜边缘固定在底座的台阶上,上盖在振动膜组外侧与底座固定连接,上盖与振动膜之间形成耦合腔,底座内侧与铁芯外侧之间设有一个倒相腔,直射腔与倒相腔之间通过设在振动膜与磁钢之间的缝隙连通。
所述的台阶为梯形台阶。
所述的磁钢为铝镍钴磁钢。
所述的梯形台阶的倒角为45°。
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注塑一体的设计,优点减少胶水的使用次数,从而减少了蜂鸣器的操作步,降低了不良损耗,增强了其可靠性;在传统讯响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倒相腔,减少一个台阶面面积,增大振膜片的面积,大大的提高了产品的声压;采用铝镍钴磁钢代替传统的塑磁,钐钴磁钢,从而可调节讯响器的声压频,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M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与老产品的声压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电磁讯响器,它主要包括底座1、铁芯2、振动膜3、电磁线圈4、磁钢5、增磁片6以及上盖7,发音孔11设置在底座的侧壁上,底座1包括直射腔8,铁芯2固定在底座1的直射腔8内,电磁线圈4固定在铁芯2上,磁钢5固定在底座1端面上且紧贴铁芯2,增磁片6与振动膜3点固定形成振动膜组,该点固定是通过点焊形成,振动膜组通过振动膜3边缘固定在底座1的台阶1a上,上盖7在振动膜组外侧与底座1固定连接,上盖7与振动膜3之间形成耦合腔9,底座1内侧与铁芯2外侧之间设有一个倒相腔10,直射腔8与倒相腔10之间通过设在振动膜3与磁5钢之间的缝隙连通,发声孔设在底座1侧面。
当接通1.5Vo-p电信号后,振荡器产生的音频信号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振动膜与增磁片振动膜组,在电磁线圈和磁钢的相互作用下周期性振动发声,声波向四周扩散,声波再扩散时经过直射腔时迫使空气流通,将声能量压至倒相腔,同时声波在扩散时会经过倒相腔,此时声波推动空气,声能量向耦合腔扩散,此时的声能量将会扩大一倍大越3dB。声波向耦合腔扩散时,声波经耦合腔的聚合,再经过发音孔发至自由声场,使之声压更大,音质更浑厚,如图3所示,相比原有的没有倒相腔的讯响器声压明显提高,图3中A为本发明的声压曲线,B为原有产品的声压曲线。
其中,台阶为梯形台阶,梯形台阶的倒角一般为45。
其中,磁钢为铝镍钴磁钢。
倒相腔的大小宽度即体积决定电磁讯响器的频率,直射腔的体积同样决定电磁讯响器的频率,直射腔与倒相腔连通是起耦合作用。它们的体积大小与电磁讯响器的频率有关。振子频率,直射腔耦合形成的频率,倒相腔体积耦合形成的频率,三个频率的配合决定电磁讯响器的频宽与声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得利(常州)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汉得利(常州)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04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