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基改性的接枝共聚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0242.2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7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马红娟;李景烨;王敏;姚思德;虞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6M14/28 | 分类号: | D06M14/28;D06M14/22;D06M13/332;D06M13/358;B01J20/26;B01J20/30;C22B3/24;D06M101/20;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钟华;王卫彬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改性 接枝 共聚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氨基改性的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溶剂中,将含环氧基的乙烯基类单体的接枝共聚物与胺类化合物进行环氧开环反应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类化合物为二乙胺、乙基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基四胺、N,N-二(2-氨乙基)-1,2-乙二胺和2,4-二氨基-6-丁基氨基-1,3,5-三嗪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胺类化合物与含环氧基的乙烯基类单体的接枝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10~10: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胺类化合物与含环氧基的乙烯基类单体的接枝共聚物的质量比为5:1~10: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开环反应中,所述的溶剂为水或者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为1,4-环氧六环和/或异丙醇;所述的水或者有机溶剂,与所述胺类化合物的体积比为1:2~2: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开环反应中,所述的环氧开环反应的温度为30℃~8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环氧基的乙烯基类单体的接枝共聚物由如下反应步骤制得:有机溶剂或者水乳液中,用辐照的方法将含环氧基团的乙烯基类单体与高分子基材进行接枝反应即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含环氧基的乙烯基类单体的接枝共聚物的反应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异丙醇和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溶剂的用量为相对于体系总质量的50%-95%。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乳液为水与司盘,或水与吐温系列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乳液;所述水乳液的用量为50%-95%,所述的百分数为相对于体系总质量的百分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吐温系列表面活性剂为吐温-20。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基材为聚乙烯纤维、聚乙烯无纺布、聚丙烯纤维、聚乙烯包裹聚丙烯复合纤维、聚乙烯包裹聚丙烯无纺布、棉纤维或棉无纺布;所述聚乙烯为低密度聚乙烯;
和/或,所述含环氧基团的乙烯基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者4-羟丁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和/或,所述含环氧基团的乙烯基类单体与高分子基材的质量比为5:1~1:10;
和/或,所述含环氧基团的乙烯基类单体在有机溶剂或水乳液中的浓度为反应液质量的1%~15%。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接枝反应结束后,还包括用丙酮抽提和烘干;所述烘干的温度为40-60℃。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辐照的方法为预辐照或共辐照法。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采用预辐照法时,为预辐照乳液或溶液的接枝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1)预辐照聚高分子基材;(2)在无氧条件下,将步骤(1)得到的高分子基材与含环氧基团的乙烯基类单体的乳液或溶液进行接枝反应即可;
当采用共辐照法时,为共辐照乳液或溶液接枝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在无氧条件下,含环氧基团的乙烯基类单体的溶液或乳液,与高分子基材进行共辐照接枝聚合,即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预辐照法时,
步骤(1)中,按下述步骤进行:在室温条件下,用辐照源辐照高分子基材即可;所述辐照源为γ射线或电子束;所述预辐照的剂量为20kGy~100kGy;所述预辐照在空气中进行;所述室温为20~40℃;
步骤(2)中,当不含有分散剂时,所述接枝反应的体系以溶液的形式存在,所述溶液由甲醇、乙醇、异丙醇或二氧六环,与所述含环氧基团的乙烯基类单体组成;当含有分散剂时,所述接枝反应的体系以乳液的形式存在,所述乳液由水、所述含环氧基团的乙烯基类单体和分散剂组成;所述分散剂选用吐温系列和/或司盘系列;所述分散剂的用量为乳液或溶液质量的0.1%~1%;
当采用预辐照法时,所述接枝反应的温度为2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02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 下一篇:拖挂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