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茶与装盛茶分离方法及太阳能驱动采茶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20146.8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9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忠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忠新 |
主分类号: | A01D46/04 | 分类号: | A01D4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6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茶 装盛茶 分离 方法 太阳能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茶的方法及采茶机,特别是一种采茶与装盛茶分离方法及太阳能驱动采茶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主要茶叶生产国,也是很多地方的支柱形产业,但是多年来一直沿续着人工采茶的传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茶园大都位于高低不平的山区和丘陵地带,限制了机械采收的条件,随着近几年人工费用的增高,采茶成本成了茶叶产业为主企业的一个沉重负担,这些茶叶企业和茶农都渴望能实现采茶机械化,以减轻他们的负担。近年来也出现过一些采茶机,基本上是两种,一种是单人手提电动剪刀式,一种是三人操作式,汽油机驱动,也是剪刀式操作时由两人抬着采茶机沿茶垄整垄边采边行,后面一人专门提装盛茶叶袋子;因此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采收效率不高,单人操作的一只手提着采茶机就已经比较重了,其中的茶叶袋装不了多少茶叶就要将茶叶放到另外一只袋子中,十分麻烦费时,还需要别人帮忙;三人操作式更需要一个人在后面提着茶叶袋子,当然袋子中装不了多少还是需要倒装到另外一个袋子中;二是两种操作方法都要将采收的茶叶倒装,影响茶叶的质量和卫生。三是这两种采茶机还有一个不足就是适应性不高,茶园大都地势不平,通行条件不好就更不易操作。四是这两种采茶方式和传统的人工采茶方式一样,可采茶范围很小,特别是高于人腰部以上的茶叶都不是很好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茶与装盛茶分离方法及太阳能驱动采茶机,是一个人单独操作的采茶机,主要解决采茶过程中的操作简易问题和茶叶收集问题,将采收的茶叶直接回收到操作人背负支架上的袋子中,减少了茶叶倒袋子的环节,既省时间又卫生;所有重量都承负在操作人的背部,不仅便于操作人双手的操作,还大大的增加了装茶袋子的装茶数量,一次既可达到直接集中后上车的重量,减少倒袋子的环节;另外背负支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直接将电流供给采茶电动机,减少了电瓶的重量。
采茶与装盛茶分离方法及太阳能驱动采茶机,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收集太阳能驱动采茶机头上的剪齿刀具采收茶叶,电动机将动力经主轴具,带动的刀片将茶叶剪切下来进入到采茶机头壳体中临时存储,达到一定量时,随着操作人举起操作手柄,茶叶在重力的作用下经茶叶导管进入由背负支架上的盛茶袋中;其主要由剪齿刀具式采茶机头、茶叶导管、背负支架及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成;剪齿刀具式采茶机头,由剪齿刀具及采茶机头外壳和电动机与操作手柄组成;剪齿刀具电动机主轴是同一根主轴,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安装在操作手柄和壳体上,壳体由上圆下平的形状构成,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网状,下部分壳体固定安装在操作手柄上,壳体后部与茶叶导管相连;机头壳体的上半部分为半园形,下部分是一个长方形平面壳体,前部开有均匀人齿形槽;
连接采茶机头与背负支架是茶叶导管,这是本发明的最大特点,其由两端分别为喇叭形可伸缩软管构成,管的直径在1厘米至100厘米之间;一端与采茶机头相连,另一端与背负支架上部左侧或右侧固定盛茶袋支柱架上的进茶叶口相连。
另外就是背负支架上部为四根可调节伸缩的支柱,其可调内柱伸缩量与外柱长形空用手动罗丝固定,顶部铰接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支架;背负支架下端安装折叠式支撑杆,展开后可承接盛茶袋的重量;或者背负支架上部为梯形立方结构,梯形上平面和四周固定安装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其顶上的太阳能光伏板面积在1平方厘米至60000平方厘米之间;
另一种发明方案,主要是采茶机头的不同,展述如下:太阳能驱动背负式采茶机,由太阳能电池板、背负支架、茶叶导管和采茶机头组成,采茶机壳体固定在操作手柄上,壳体上部由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壳体下部为平板结构,前端是进茶叶的锯齿形状,其上安装直形剪齿式刀具,固定在锯齿形壳体两边的往复式轮子上,其中在操作手柄一侧的轮子主轴经万向结与电动机主轴连接,电动机固定在操作手柄上;
还有一种发明方案,也是采茶机头的不同,展述如下:背负茶叶太阳能驱动采茶机,由太阳能电池板、背负支架、茶叶导管和采茶机头组成, 采茶机壳体固定在操作手柄上,壳体上部由透明的网状制成壳下部为平板结构,两端是锯齿形状,其上部正中安装环形旋转式刀具,该刀具固定在与下壳体相平行的只有其一半的硬质壳体上,其中在操作手柄一侧固定安装在操作手柄上,旋转刀具的动力由软轴经上壳体直接传入,电动机固定在背负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忠新,未经周忠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01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