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爆燃机的磨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0138.3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1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建川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02C18/1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廖仲禧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爆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爆燃机技术,具体是指一种爆燃机的磨膛装置。
背景技术
爆燃机(又叫喷烧机)是一种能把平常的固态煤在固定磨膛内进行研磨反应,瞬间气化为一种接近纳米炭粒的煤气混合可燃气体(即干煤气),喷射到炉膛进行悬浮燃烧的设备。磨膛对固态煤研磨作用的效果及效率直接影响着爆燃机的性能,现有磨膛装置主要包括磨膛本体和设置在磨膛本体内可旋转的刀头机构,通过旋转刀头机构对磨膛本体内的固态煤作研磨操作,目前由于刀头机构的结构及设置位置不够合理优化,对固态煤的研磨不够有效充分,故而影响着后续的喷烧效果。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爆燃机的磨膛装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爆燃机的磨膛装置,对研磨刀头的结构及设置提出改进,具有研磨有效充分、研磨效率高等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爆燃机的磨膛装置,包括磨膛本体和设在该磨膛本体内的刀头机构;所述磨膛本体呈空心圆柱筒状,其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该磨膛本体的内侧壁呈锯齿圈结构;所述刀头机构包括轴设在同一旋转轴上的粗磨刀头机构和细磨刀头机构,所述粗磨刀头机构靠近所述磨膛本体的进料端设置,该粗磨刀头机构和细磨刀头机构均包括刀座和环绕该刀座均匀分布的若干组磨刀部,并且所述粗磨刀头机构的磨刀部的组数少于所述细磨刀头机构的磨刀部的组数;所述磨刀部包括一端固定于所述刀座上的臂部和连设在该臂部自由端部的头部,该头部呈条形状并且沿磨膛本体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头部在沿磨膛本体径向方向上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状,并且对应该等腰梯形结构上底的一侧面靠近所述磨膛本体的内侧壁设置。
所述粗磨刀头机构的每组磨刀部的臂部只设一根,与对应连设的所述头部构成“T”字型结构,所述细磨刀头机构的每组磨刀部的臂部设有两根,与对应连设的所述头部构成等腰三角形结构。
所述粗磨刀头机构的磨刀部组数设有3组,所述细磨刀头机构的磨刀部组数设有6组。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一种爆燃机的磨膛装置,对固态煤研磨时,固态煤经由煤仓,从磨膛本体的进料端送入,首先经粗磨刀头机构进行粗研磨,之后顺势导入细磨刀头机构进行细研磨,最终由磨膛本体出料端处的旋转叶轮吹出。所述粗磨刀头机构和细磨刀头机构轴设在同一旋转轴上,并且该粗磨刀头机构的磨刀部的组数少于该细磨刀头机构的磨刀部的组数,由此在旋转轴共同旋转驱动下,细磨刀头机构的研磨强度高于粗磨刀头机构的研磨强度,当然细磨刀头机构的每磨刀部可以通过多设臂部的个数来增强其研磨强度;本案粗磨刀头机构和细磨刀头机构的头部的横截面采用等腰梯形状设计,粗磨刀头机构和细磨刀头机构正反转均可,更关键是腰部分的倾斜设计使该腰部分与磨膛本体间形成有容料空隙,研磨中固态煤能够顺畅进入该容料空隙内并且由上底部分进行有效研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磨膛装置应用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刀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磨膛本体 1 进料端 11
锯齿圈结构 12 旋转轴 2
粗磨刀头机构 3 刀座 31
磨刀部 32 臂部 321
头部 322 细磨刀头机构 4
刀座 41 磨刀部 42
臂部 421 头部 422
煤仓 5 旋转叶轮 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爆燃机的磨膛装置,包括磨膛本体1和刀头机构。
磨膛本体1连设在煤仓5和出料腔(带旋转叶轮6)之间,磨膛本体1呈空心圆柱筒状,其具有进料端11和出料端(图中未示出),该磨膛本体1的内侧壁铣切呈锯齿圈结构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川,未经杨建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01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