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多屏显示的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0133.0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2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冯德娟;梁国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张颖玲;蒋雅洁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显示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实现多屏显示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拥有多种终端,比如平板电脑、电视机、智能手机等。这些终端都具有可以用于显示的屏幕,而通过多个屏幕的协调可以实现复杂的显示效果,适应多种应用场景。
由于终端的屏幕特性差异很大,以分辨率为例,仅智能手机的屏幕分辨率就有VGA、QVGA、XGA等不同类型;平板电脑的屏幕分辨率大小也是各异;本地显示器的低分辨率会使服务器端所提供的用户界面的图像信息与用户终端的屏幕分辨率不匹配等。而由于分辨率的不匹配,会导致用户界面没有恰好填充用户终端的显示画面,要么太小而导致画面效果不清楚,要么太大而导致用户不能从用户终端的显示画面中看到用户界面的全貌,还需要调整用户界面的位置,移动滑动条,才能看到其余部分。因此,对于多个具有不同特性屏幕的用户终端,服务器如何对这些屏幕进行有效管理,让用户终端方便的使用其发布的应用,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多屏显示的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服务器对多个具有不同特性屏幕的用户终端的有效管理,让用户终端方便的使用其发布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多屏显示的方法,包括:根据屏幕资源信息确定屏幕组合方式;
根据确定的屏幕组合方式,将与终端屏幕相匹配的内容传送给对应的终端。
较佳地,该方法之前还包括:获取各终端的屏幕资源信息。
较佳地,所述屏幕组合方式可以包括内容控制、编解码方式、传输控制。所述编码方式为所述终端中屏幕分辨率最高的终端对应的编码方式。
较佳地,该方法还包括:通过中心设备进行统一解码。
较佳地,所述根据屏幕资源信息确定屏幕组合方式包括:根据终端申请的业务与获得的屏幕资源信息,确定屏幕组合方式,以确定所述多个终端对应的多屏之间的关系。
较佳地,所述确定所述多个终端对应的多屏之间的关系包括内容关系、编解码关系、传输关系;具体包括多屏显示相同内容和多屏显示不同内容两种方式。
较佳地,所述根据确定的屏幕组合方式,将与终端屏幕相匹配的内容传送给对应的终端包括:根据所述屏幕组合方式,将终端申请的业务所对应的内容转换成与终端屏幕相匹配的内容,并传送给对应的终端;所述终端获得显示内容,调用本地显示屏幕进行显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多屏显示的系统,至少包括服务器及各终端,其中,服务器,用于根据屏幕资源信息确定屏幕组合方式,根据确定的屏幕组合方式,将与终端屏幕相匹配的内容传送给对应的终端;
终端,用于按照接收到的内容进行显示。还用于将屏幕资源信息上传给服务器。
较佳地,该系统还包括中心设备,用于完成编解码功能。
较佳地,所述中心设备具体用于,根据预先获得的组合规则获得每个终端对应内容,并转换成与各个本地显示屏幕匹配内容;将各个匹配内容通过内部网络传送到对应终端,并通过本地显示屏幕进行显示。
本发明根据屏幕资源信息确定屏幕组合方式,并根据确定的屏幕组合方式,将与终端屏幕相匹配的内容传送给对应的终端。实现了服务器对多个具有不同特性屏幕的用户终端的有效管理,让用户终端方便的使用其发布的应用,降低了终端要求,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现多屏幕显示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通过虚拟屏幕管理完成多屏幕的管理与控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业务环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业务环境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现多屏幕显示的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01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行灯
- 下一篇:数字化热媒电加热增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