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微纳米气泡对地下水原位修复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20102.5 | 申请日: | 2013-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5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 发明(设计)人: | 胡黎明;宋德君;李恒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宋德君 |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气泡 地下水 原位 修复 方法 系统 | ||
1.用微纳米气泡对地下水原位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地下水被有机污染物污染区域的上游位置设置与地表连通的一个或多个注水井,将微纳米曝气装置置于注水井中,通过太阳能供电装置或蓄电池供电,并通过远程无线通讯装置与地面相连,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
空气与水通过微纳米曝气装置产生含有微纳米气泡的水,进入地下水系统中,微纳米气泡随地下水的运动输移扩散,直接分解有机污染物或为微生物持续补充电子受体,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去除;
在污染区域设置多个不同位置的与地表连通的监测井,利用监测井对去除有机污染物过程中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远程调节微纳米气泡的发生时间和曝气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微纳米气泡对地下水原位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气泡的尺寸为100 nm ~ 0.2 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微纳米气泡对地下水原位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注水井能处理的污染区域的最大范围不超过500m;所述有机污染物的浓度不超过5000ppm。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用微纳米气泡对地下水原位修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地下水被有机污染物污染区域的上游位置设置一个或多个注水井,在污染区域的上方设置多个位置不同的监测井;在注水井的地下水水位线下方安装微纳米曝气装置(1),在地表安装太阳能供电装置(9),微纳米曝气装置(1)与太阳能供电装置(9)间通过电源线(10)连接;微纳米曝气装置(1)的顶面上设置进水口(2)和进气管(3),且进气管(3)的顶端高于地下水位线,微纳米曝气装置(1)的底面上设置微纳米气泡水出口(5);微纳米曝气装置(1)上设置无线通讯装置(6);在各个监测井内分别设置水质监测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微纳米气泡对地下水原位修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曝气装置(1)的进水量和出水量为1L/min ~ 10L/min,进气量为0.025L/min ~ 0.25L/min,产生的微纳米气泡的尺寸为100 nm ~ 0.2 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宋德君,未经清华大学;宋德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010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基板的自锁式装配孔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车用塑料螺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