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K型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育种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19911.4 申请日: 2013-01-18
公开(公告)号: CN103098702A 公开(公告)日: 2013-05-15
发明(设计)人: 宋喜悦;张玲丽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A01H1/02 分类号: A01H1/02;A01H1/04
代理公司: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地址: 712100 ***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型温敏 雄性不育 小麦 育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K型温敏雄性不育系的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杂种优势是一种普遍的生物学现象,已经被广泛地用于玉米、水稻和油菜等作物以提高农业产量(Duvick 1999)。雄性不育由于在优势利用中的使用,使之在农业生产中呈现了的巨大经济效益。目前为止,对杂交小麦种子生产的探索也只局限在基于三系系统的细胞质(或核)雄性不育系和化学杂交剂的使用(McRae1985;Pickett1993;Jordaan1996;Edwards 2001;Mahajan et al.2001)。然而,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三系应用具有费时、遗传资源狭窄、不良的细胞质效应、复杂的恢复机制等问题(Kaul 1988)。化学杂交剂由于其成本费用、种子发芽率降低及可能的药剂残留而限制其在杂交制种中的使用。近来基于温光型的小麦雄性不育系的两系系统由于可自交繁殖,从而使其进一步使用简便、成本低廉而被广泛地用于杂交小麦生产(何觉民等1994;赵昌平等1999;Murai2001)。

D2型光敏细胞质小麦雄性不育系性首先考虑在杂交小麦选育中的潜力,但其有狭窄的育性恢复和较低的异交结实率(Sasakuma and Ohtsuka 1979;Murai and Tsunewaki 1993;吴郁文1995;何觉民等1999;Murai 2001);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系C49S(在12.5℃或以下温度雄性不育)、ES系列(在11.5或短日长雄性不育)被报道,由于它们较低的敏感温度或较短的临界日长的限制,使它们在中国小麦主产区不能表现完全雄性不育(何觉民1992;谭昌华1992;张建奎2003)。因为这些限制,这些系统不能广泛地用于杂交小麦生产应用。另外,虽然温光型小麦细胞质(或核)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为杂交小麦种子的生产提供条件,然而传统的杂交小麦种子生产方法的缺点逐渐显露,如较低的异交结实率使之成为生产的一大障碍。问题有很多方方面,如雄性不育亲本和保持系、恢复系间距离,花粉传递的距离等(A.PH.Devries 1971),这将进一步增加杂交小麦种子的生产的复杂性及成本,从而进一步限制杂交小麦的生产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三系法”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中存在的不育系恢复源少、繁制种程序复杂等问题,提供一种利用KTM116A配制两系杂交小麦的方法。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一种K型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育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K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KTM3315A作为母本与普通小麦品系116B作为父本杂交,杂交F1代检查植株的育性,筛选不育的F1代植株,以此F1作为母本继续用上述的父本116B回交,获得BCF1后,筛选雄性不育株;

(2)开花后,将BC1F1每一不育单株中一个较小初级分蘖被套袋,剪除其余初级分蘖和主茎;通过施肥和灌水的后期管理,新的次级分蘖形成,该阶段日平均温度高于20℃,淘汰次级分蘖穗不育的单株,收获次级分蘖雄性可育穗;

(3)次级分蘖雄性可育穗,重复(2)过程,经过3次剪穗再生分蘖自交,即可筛选到理想的K型温敏雄性不育系KTM116A。

通过本发明的育种方法所筛选的温敏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在较低温度条件下(<18℃)表现雄性不育,较高温度条件下(>20℃)表现育性恢复,可用于两系杂交小麦种子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一些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

KTM3315A(课题组提供):K型温敏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半春性、早熟、高杆(株高82cm左右),叶色深绿,茎生叶片中等偏大;茎杆粗壮坚韧,抗倒伏能力强;株型紧凑,穗层厚齐;穗长方形,多花。籽粒白色,长圆形,白粒角质,粒饱质好;穗粒数50粒左右,千粒重45g左右。

116B(市售可得):常规普通小麦品系,半春性、早熟、矮杆(株高45cm左右),叶色深绿,茎生叶片中等偏小;茎杆粗壮坚韧,抗倒伏能力强;株型紧凑,穗层厚齐;穗长方形,上部小穗较密,多花。

籽粒白色,长圆形,白粒角质,粒饱质好;穗粒数45粒左右,千粒重50g左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99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