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座椅后背曲线度的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9837.6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1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刘征宇;郁俊泉;秦海春;陈思睿;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C7/40 | 分类号: | A47C7/40;A47C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座椅 后背 曲线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椅调节机构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座椅后背曲线度的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各种人群不同的需求,近几年,座椅的改进与发展十分迅速,也有些座椅设计时在一定程度上加入了人机工程学的概念,但是它们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适用于特定的使用场合,而目前市场上的座椅产品,椅背大多为固定的形状,忽略了健康的要素。例如按摩椅,它只适用于中老年人,并且椅背不具有可调性;又如新一代东风日产天籁汽车采用的Multi-Layer仿生学座椅,座椅衬垫硬度与形状采用人体仿生学设计,使身体接触面积与受力面积最大化,且提升座椅包裹感与柔适感,驾驶席内置可调式顶腰器,对腰部进行支撑,缓解腰部疲劳,但这款座椅仅适用于特定身高的人群,且由于昂贵的价格,它并不能普遍的应用于日常生活。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很多座椅设计和生产公司,而且存在着多种座椅类型,如按摩椅、办公椅、车载座椅、航空座椅等。市场现有的比较先进的座椅有宝马汽车研制的车载座椅,具有记忆功能,可以记住乘客的习惯坐姿。但国内市场还是以低端座椅为主,无法实现多维度柔性调节。现有座椅的劣势在于:
1.只能实现座椅后背的整体调节,而无法实现椅背上的局部曲面度调节,即无法进行多维度柔性调节;
2.部分国外类似产品采用了许多传感器,成本很高,价格昂贵。
本发明在结构设计上的优势就在于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和操作方式实现了座椅后背局部曲面度的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座椅后背曲线度的机构,可根据不同需求对曲线度进行横向和纵向调节,符合人机工程学,以满足不同体型人群需求或不同坐姿需求,达到大大减轻久坐对人体脊椎的危害程度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调节座椅后背曲线度的机构,包括有椅背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框架两侧框内壁分别设置有竖向的滑槽,椅背框架两侧框之间连接有横向的支撑梁,支撑梁上靠近两端位置分别竖向滑动安装有上圆锥齿轮螺杆,所述上圆锥齿轮螺杆上部设置为螺纹段,下部设置为光滑杆且下部滑动安装在支撑梁上,支撑梁下方的椅背框架两侧框之间转动安装有横圆锥齿轮轴,横圆锥齿轮轴两侧靠近轴端位置分别过盈装配有横圆锥齿轮,两上圆锥齿轮螺杆底端分别穿过支撑梁并过盈装配有上圆锥齿轮,且上圆锥齿轮与横圆锥齿轮一一对应传动啮合,还包括有支撑架、圆弧状顶板和双反向螺旋对螺杆,所述圆弧状顶板设置在椅背框架中,圆弧状顶板上设置有两铰接点,所述支撑架中靠近两端位置分别设有内螺纹孔,且支撑架通过两侧内螺纹孔装配在两上圆锥齿轮螺杆的螺纹段上,支撑架两侧还分别滑动安装有螺套对,每组螺套对分别由两个螺套构成,每组螺套对中的两个螺套上分别铰接有铰接杆,且圆弧状顶板上的铰接点一一对应供两组螺套对中铰接杆杆端铰接,四个螺套中还分别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双反向螺旋对螺杆横向安装在四个螺套的螺纹通孔中。
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座椅后背曲线度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螺套对中,由两螺套、分别铰接在两螺套上且杆端共同铰接在圆弧状顶板其中一个铰接点的铰接杆构成等腰三角形曲线支撑机构。
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座椅后背曲线度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状顶板由三块横板通过四组弹簧贴片连接而成,每组弹簧贴片贴于圆弧状顶板内外对应位置,且四组弹簧贴片均匀分布。
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座椅后背曲线度的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横圆锥齿轮大端相对,反向且对称安装在横圆锥齿轮轴两侧。
本发明优点在于,可以调节座椅后背的曲线度,使其更加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减轻久坐对人体的危害,提高劳动效率,增进座椅后背的舒适度;而且本作品只需通过简单的旋钮调节,即可实现顶板的运动,改变椅背的曲线度,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圆弧状顶板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曲线度横向调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曲线度纵向调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98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探月飞行器动态功率平衡分析系统
- 下一篇:一种浇煲液位恒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