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速器润滑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19346.1 | 申请日: | 2013-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4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 发明(设计)人: | 吴必新;陈勇;罗大国;杨玉芝;方少权;许正功;潘强强;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郭海彬;范晓斌 |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器 润滑 结构 | ||
1.一种变速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结构包括位于变速器传动轴(2)与后盖(3)之间的润滑油轨(1),所述润滑油轨(1)具有旋转轴线;所述润滑油轨(1)上沿所述旋转轴线的同心圆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锁止凸台Ⅰ(4),所述后盖(3)设有多个与锁止凸台Ⅰ(4)相配合的锁止凸台Ⅱ(5),
所述锁止凸台Ⅰ(4)和所述锁止凸台Ⅱ(5)均包括形状相同的第一圆弧面,并且所述第一圆弧面的圆心不位于所述旋转轴线上;
在所述润滑油轨(1)沿所述旋转轴线朝其中一个方向转动过程中,所述多个锁止凸台Ⅰ(4)的第一圆弧面与所述多个锁止凸台Ⅱ(5)的第一圆弧面相互压紧,从而所述润滑油轨(1)固定在所述后盖(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凸台Ⅰ(4)的第一圆弧面为外侧圆弧面,所述锁止凸台Ⅱ(5)的第一圆弧面为内侧圆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凸台Ⅰ(4)的第一圆弧面为内侧圆弧面,所述锁止凸台Ⅱ(5)的第一圆弧面为外侧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锁止凸台Ⅰ(4)和多个锁止凸台Ⅱ(5)上均还包括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二圆弧面的圆心位于所述旋转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交点处,所述第一圆弧面的切线与所述第二圆弧面的切线的夹角为1°-3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凸台Ⅰ(4)与锁止凸台Ⅱ(5)均为四个,所述第一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的弧度为30°-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凸台Ⅰ(4)与锁止凸台Ⅱ(5)的高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轨(1)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第一部(101)和第二部(102);所述第一部(101)呈圆筒状且伸入到轴向设计为中空的传动轴(2)空隙内;所述第二部(102)呈圆盘状,且位于所述第一部(101)靠近后盖(3)的一端;所述第二部(102)上开有与所述第一部(101)圆筒直径相同的孔,所述第一部(101)的轴心线穿过所述第二部(102)以及所述孔的圆心,所述第二部(102)固定安装在所述后盖(3)上且相互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101)与第二部(102)为平滑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93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轧后件顺序重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电磁阀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