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氮废水膜集成脱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9330.0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6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王樟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军;王樟新 |
主分类号: | C02F1/20 | 分类号: | C02F1/20;C02F1/44;C02F1/58;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43006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集成 方法 | ||
1.一种氨氮废水膜集成脱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真空膜脱氨方法与膜吸收脱氨方法对氨氮废水进行脱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膜集成脱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膜脱氨方法为:
1)预处理含氨废水,通入真空脱氨循环槽,通过真空脱氨循环泵泵入真空脱氨膜组件,调整真空度为0.08~0.095Mpa、pH值为10~11、温度为20~50℃,进行真空膜脱氨2~5小时,得到真空脱除的氨气和含氨废水;
2)将真空脱除的氨气排入氨回收真空系统,制成质量含量14.5%~15%的氨水,回用于生产;将真空脱除的含氨废水返回真空脱氨循环槽后再通过真空脱氨循环泵泵入真空脱氨膜组件,直至废水氨氮值不大于所述预处理含氨废水中氨氮质量浓度的15%~25%;将真空脱除的含氨废水中废水氨氮值不大于所述预处理含氨废水氨氮质量浓度的15%~25%的废水泵入膜吸收循环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氮废水膜集成脱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为:将含氮废水用NaOH溶液调整pH值至10~11,经过5~20微米的过滤器过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膜集成脱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吸收脱氨方法为:
1)将膜吸收循环槽中的含氮废水通过膜吸收循环泵泵入膜吸收膜组件,进行膜吸收脱氨1~3小时;所述的膜吸收膜组件分别与膜吸收循环槽及吸收剂循环槽循环连接,当含氮废水中废水氨氮值大于排放或回用标准限值15~50mg/L时,含氮废水返回膜吸收循环槽再通过膜吸收循环泵泵入膜吸收膜组件,直至含氮废水中废水氨氮值不大于15~50mg/L;将含氮废水中废水氨氮值不大于15~50mg/L的废水调整pH值至6~9外排或回用;
2)膜吸收膜组件工作时,所述的吸收剂循环槽通过吸收剂循环泵将膜吸收剂泵入所述的膜吸收膜组件中,生成含氨氮的酸性废液;当所述的含氨废液的氨氮值小于15~50mg/L时,膜吸收剂始终在吸收剂循环槽与膜吸收膜组件之间循环;当所述的含氨废液的氨氮值不小于15~50mg/L时,膜吸收剂通入与所述的真空脱氨循环槽相同的吸收剂缓冲槽,然后通入所述的真空脱氨循环槽与预处理含氨废水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氨氮废水膜集成脱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脱氨膜组件与膜吸收膜组件为中空膜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氨氮废水膜集成脱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脱氨膜组件与膜吸收膜组件内设有疏水微孔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氨氮废水膜集成脱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水微孔膜的孔径为0.02~0.08μ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氨氮废水膜集成脱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水微孔膜为疏水性聚丙烯膜或疏水性纤维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氨氮废水膜集成脱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水性纤维膜为PVDF或PTFE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7或8或9所述的氨氮废水膜集成脱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氮废水中的废水氨氮值大于100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军;王樟新,未经王军;王樟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93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腐蚀烟筒的高效烧水壶
- 下一篇:活动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