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草酸对Cr污染土壤修复中李氏禾生理指标因子分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9284.4 | 申请日: | 2013-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2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军;张学洪;张慧;刘杰;徐铭泽;游少鸿;李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草酸 cr 污染 土壤 修复 中李氏禾 生理 指标 因子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酸对Cr污染土壤修复中李氏禾生理指标因子分析方法,即将统计学中因子分析应用于李氏禾土壤修复系统中生理指标研究分析。
背景技术
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 Swartz)是中国境内首次发现的铬超富集植物,并研究多种有机酸对李氏禾吸收部分重金属的影响,以找到一种适合植物修复技术的有机酸来改善李氏禾生长及对Cr的富集;通过研究不同外界环境下李氏禾在铬污染环境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分析了在一定铬浓度胁迫下,李氏禾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对重金属污染的耐受性,为方便直观监测土壤植物修复效果提供科学参考,为土壤-植物系统的研究、环境质量评价和Cr污染土壤有效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简单有效的生理指标分析方法将成为植物土壤系统修复中重要的判据;目前,我国对于李氏禾研究有:张学洪等首先发现了超富集植物李氏禾并对其在植物修复中的应用做了大量研究,证明了有机酸在李氏禾体内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同时在植物适应生物和非生物的环境胁迫中具有重要意义;并研究了多项生理指标进而反映李氏禾的生理状况及富集性能;应用生态学报提到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铜、锌污染对油菜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证实了根干质量较其他生长指标对Cu、Zn更敏感,可作为Cu、Zn污染检测指标;Edenspace系统公司利用印度芥子提取法在新泽西Bayonne修复含Pb污染土,经过植物修复后,土层的含Pb量明显下降;美国利用植物修复技术处理的污染物种类和所采用的植物目前处于研究阶段,且修复植物具有局限性,同时选择合适的生理表征指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寻找一个敏感、合适的指标来检测植物修复效果,仍是环境污染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草酸对Cr污染土壤修复中李氏禾生理指标因子分析方法。
本发明思路:通过多项指标重复实验与批量统计,把统计学因子分析方法应用于草酸对Cr污染土壤修复中李氏禾的生理指标研究,通过批量研究及统计学分析,筛选出一种在不同环境及胁迫条件中适合李氏禾长势状况分析的生理指标,达到实际生产运用中简单有效判定效果。
具体步骤为:
(1)配制不同模拟浓度的Cr污染土壤若干组,每组重复三个盆,每盆植入等数目李氏禾幼苗进行温室培养,设定与当地气候相应的参数,用1/2强度的Hoagland营养液浇灌培养2个月,收割前15天加入草酸溶液。
(2)以步骤(1)培养的每组重复三个盆的李氏禾为基础测定理论预期的生理指标,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对碎石图、相关矩阵、旋转成分矩阵、旋转空间中的成分图的对比研究,从统计学角度选出较适合表征的因子,结合实际应用生产的需要,最终确定出分析指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方法能够合适反映李氏禾生理状况指标,同时避免了传统植物修复系统中对植物研究所需要的多项指标分析,并减少了部分无法直观有效地表征生理状况指标的研究工作量,该方法的引入将为李氏禾今后的研究和实际生产提供方便科学的分析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因子的碎石图。
图中可以看出评价李氏禾生理因子1与生理因子2,之间的特征值较大;而其余因子差值较小;可以初步分析得到保留2个生理因子可以概括李氏禾生物量的大部分信息。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旋转空间中的成分图。
图中以主成分1和主成分2分别作为横纵坐标的主成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将表征李氏禾生物量的因子进行旋转后,各成分集中分布,明显得出株高等生理因子的表征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按表1配制不同模拟浓度的Cr污染土壤16组,每组重复三个盆,每盆植入30株李氏禾进行温室培养,设定与当地气候相应的参数,用1/2强度的Hoagland营养液浇灌培养2个月,收割前15天加入草酸溶液。
表1Cr污染土壤分组对照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92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箱束带机
- 下一篇:机车过分相自动控制方法和系统、整流器以及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