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挠式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9240.1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0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叶育姗;杨志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挠式 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可挠式显示面板,尤指一种具有高度阻水氧效果的可挠式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可挠式显示面板由于具有类似纸张的特性,因此可预期将地将用来实现电子纸(Electronic Paper)或电子书的应用,而取代纸张成为数据的记录媒介。
请参考图1。图1绘示了现有可挠式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可挠式显示面板10主要包含可挠式基板12、形成于可挠式基板12上的显示元件14,以及覆盖显示元件14的封装膜层16。封装膜层16的作用在于保护显示元件14并避免显示元件14因为接触到环境的水气而受损。然而,当可挠式显示面板10被挠曲时,封装膜层16会受到水平方向应力18的拉扯而产生裂痕20,形成水氧入侵的路径。裂痕20会进一步沿着平行于封装膜层16的表面的方向扩散(crack propagation),而扩大水氧入侵的影响范围。水氧入侵后将使得显示元件14的亮度降低,并严重影响显示元件14的元件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挠式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封装膜层易产生裂痕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挠式显示面板,包含一可挠式基板、多个显示元件设置于可挠式基板上,以及至少一封装膜层覆盖显示元件。封装膜层的上表面具有多个沟槽,至少对应于部分相邻的显示元件之间。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挠式显示面板,包含一可挠式基板、多个显示元件设置于可挠式基板上,以及至少一封装膜层覆盖显示元件。封装膜层具有一上表面,其中封装膜层的上表面具有多个沟槽,且沟槽内具有空气。
本发明的可挠式显示面板具有包覆显示元件的封装膜层,且封装膜层的上表面具有沟槽,可有效减少可挠式显示面板在被外力挠曲时所产生的水平方向应力,因此可避免封装膜层产生裂痕。如此一来,可大幅降低水氧入侵的机率,有效提升显示元件的元件寿命。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了现有可挠式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3绘示了图2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4绘示了图3的可挠式显示面板在挠曲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与图6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化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7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化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8绘示了图7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9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0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1绘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可挠式显示面板 12 可挠式基板
14 显示元件 16 封装膜层
18 水平方向应力 20 裂痕
30 可挠式显示面板 22 可挠式基板
24 显示元件 26 封装膜层
22D 显示区 24R 红色显示元件
24G 绿色显示元件 24B 蓝色显示元件
t 厚度 28 沟槽
26S 上表面 d 深度
29 水平方向应力 30’ 可挠式显示面板
30” 可挠式显示面板 24U 显示单元
40 可挠式显示面板 261 第一封装膜层
262 第二封装膜层 261S 上表面
262S 上表面 50 可挠式显示面板
26A 最底层封装膜层 26B 中间层封装膜层
26C 中间层封装膜层 26D 最顶层封装膜层
26DS 上表面 td 厚度
60 可挠式显示面板 26X 多层封装结构
26X1 封装结构层 26X2 封装结构层
26X3 封装结构层 26X4 封装结构层
t2 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92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