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大白菜中芸苔根肿菌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9186.0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5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单长林;黄洁琼;葛梦禹;石雨;谢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 | 分类号: | G01N21/3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大白菜 中芸苔根肿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大白菜中芸苔根肿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将大白菜定位为最重要的二十种蔬菜之一,是重要的食物来源。
芸苔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是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中的专性寄生菌,可导致油菜、青菜、芥菜、榨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病害-根肿病的产生,芸苔根肿菌也可侵染大白菜,引起大白菜根肿病。
根肿病是十字花科作物重要的土传病害,可在植物主根和侧根上形成大小不同、形状不一的肿瘤。根部受害后可影响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使叶色变淡,生长迟缓,矮化,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植株成片萎蔫和死亡。该病原菌以休眠孢子在土壤中越冬,能够存活10年以上,可经土壤、水流、种子传播,以游动孢子侵入植物的根毛。
近年来,根肿病危害逐年加重,我国西南、华中、东北和华东各大种植区都出现过较大规模的流行。根肿病已成为十字花科作物主要病害,危害面积约6000万亩,平均产量损失达20%~30%,严重田块产量损失达60%以上,甚至绝收。每年导致油菜经济损失约10亿元、蔬菜经济损失约200亿,极大地制约了油料和蔬菜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及农民增收。对于根肿病的防治,目前尚缺乏高效、低毒、低残留、低成本的化学药剂,而有效控制根肿病的生防制剂数量也很少,并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在农业防治方面,对根肿病的研究不够系统、全面,存在不少弊端。因此,及早发现病原,掌握根肿病的发病情况对于根肿病的预防、监测、防治至关重要。
目前,芸苔根肿菌的检测仍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症状观察、病原鉴别,不仅耗时耗力,且常常依赖于人的经验判断,若需准确识别病害并非易事,并且所需的离体植物组织样本量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可对植物样本和土壤样本中的病原菌进行检测,操作方便,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芸苔根肿菌的检测,但是需要核酸提取过程,时间较长,且常规PCR诊断常受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影响,重复性和准确性较差,因此,有必要找到一种替代方法来准确判断病原菌存在与否。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作为一种测定样品分子结构的工具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化学、农业、生物科学、医药等众多领域,是分析物质结构的有效手段,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90年代以来,利用FT-IR技术对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和检测的研究也悄然兴起。核酸、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等细胞大分子物质的结构和组成信息可以反映在红外光谱图上。虽然,组成细菌细胞的生化物质基本相同,但是其中的某些功能基团的差异可以成为区分和鉴定不同菌株的基础,以此作为一种鉴定检测微生物的快速无损的新型方法(代群威,董发勤.FTIR技术在几株细菌鉴定的应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24(1):114-117)。刘刚等利用FT-IR技术成功地鉴别了食用菌的不同种类(刘刚,刘建宏,等.食用菌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定[J].光谱学与分析光谱.2004,24(8):941-945),区分了同一种食用菌的不同部位以及不同产地,慈云祥等对几种微生物红外光谱进行了比较(慈云祥,臧凯赛,等.几种微生物的红外光谱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23(6):1047-1049)。目前尚未针对有FT-IR应用于芸苔根肿菌检测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大白菜中芸苔根肿菌的方法,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实现了大白菜中芸苔根肿菌的快速、无损、准确的检测。
一种检测大白菜中芸苔根肿菌的方法,包括:
(1)取大白菜的根或叶,制成压片;
(2)采集所述压片的红外光谱图;
(3)对红外光谱图进行分析:
若由根制成压片的红外光谱图在1748.16±0.75cm-1、2851.24±0.05cm-1和3013.23±0.28cm-1范围中至少一处出现特征峰,则说明大白菜的根感染芸苔根肿菌;
若由叶制成压片的红外光谱图在1252.54±0.50cm-1和1051.98±4.23cm-1范围中至少一处出现特征峰,则说明大白菜的叶感染芸苔根肿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91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抑制卫星定位漂移的方法及导航装置
- 下一篇:涡轮转子密封环槽的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