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透明导电层走线触摸屏面板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8902.3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2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黄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胜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高松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导电 层走线 触摸屏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触摸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纯透明导电层走线触摸屏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电话与触摸屏导航系统等各种电子设备的高性能化和多样化的发展,在液晶等显示设备的前面安装光性的触摸屏的电子设备逐步增加。这样的电子设备的使用者通过触摸屏,一边对位于触摸屏背面的显示设备的显示内容进行视觉确认,一边利用手指或触控笔等按压触摸屏来进行操作。能操作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
申请号为201110408377.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触摸屏面板,该触摸屏面板包括:一绝缘基底,一透明导电层,多个感测电极,以及多条导线,触摸屏面板包括触控区域和走线区域,透明导电层固定于绝缘基底对应触控区域的一表面,多个感测电极相互间隔设置并分别与透明导电层电连接,多条导线设置在走线区域,用于所述感测电极与一外部的控制器之间电信号的传输,其中,触控区域包括至少一第一触控区域,对应第一触控区域感测电极的单位面积的数量分布密度大于对应其余触控区域感测电极的单位面积的数量分布密度。这样的结构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导线会出现断裂,触摸屏的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纯透明导电层走线触摸屏面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构造一种纯透明导电层走线触摸屏面板,包括:一基体,一透明导电层,多个感测电极,透明导电层固定在基体对应触控区域的内表面,多个感测电极相互间隔设置并分别与透明导电层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包括顶端的绝缘层与底端的导电层,导电层刻有多条导线,触控区域面积等于触摸屏面板面积。
绝缘层顶端连接有透明钢化玻璃层。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将现有在透明导电层上印刷或粘贴导线的结构改进为直接在导电层上刻出导线,减少了层级结构,最大限度增加了触摸屏的使用面积,提升了使用功效,对原有技术做出了重大创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纯透明导电层走线触摸屏面板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纯透明导电层走线触摸屏面板侧视图;
图3是图2的B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纯透明导电层走线触摸屏面板后视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纯透明导电层走线触摸屏面板线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就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一种纯透明导电层走线触摸屏面板,包括:基体1,透明导电层2,多个感测电极3,透明导电层2固定在基体1对应触控区域1A的内表面,多个感测电极3相互间隔设置并分别与透明导电层2电连接,透明导电层2包括顶端的绝缘层21与底端的导电层22,导电层22刻有多条导线23,触控区域1A面积等于触摸屏面板4面积。
绝缘层21顶端连接有透明钢化玻璃层5。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较佳实施例。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的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胜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胜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89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