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单级自养脱氮工艺的组合式生物转盘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8862.2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8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劲松;朱友利;方芳;高红涛;周安兴;赵丽君;刘智萍;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自养 工艺 组合式 生物 转盘 反应器 | ||
1.一种实现单级自养脱氮工艺的组合式生物转盘反应器,包括封闭的反应容器(2),反应容器(2)内设有若干生物盘片(1)、曝气装置和内加热装置,在反应容器(2)壁上设有出水口(9);其特征在于:所有生物盘片(1)平行排布,在相邻两盘片(1)间设有圆筒网(27),圆筒网直径与盘片直径匹配,圆筒网(27)两端固定在对应的盘片(1)上,一转轴套筒(4)从所有的盘片和圆筒网中心穿过;盘片采用高分子塑料制成并在其外包裹无纺布层(23);每个圆筒网内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盘片平行的生物膜保护网(24),生物膜保护网(24)与无纺布层(23)保持一定间距以保护无纺布上所挂的生物膜;圆筒网(27)和两生物膜保护网(24)之间形成填料室(28),每个圆筒网内的填料室(28)通过三个沿长度方向的填料室隔网(29)在圆周方向等角度分隔为三个小填料室;每个小填料室内填充有生物载体填料(12);所述出水口(9)有多个且位于反应容器(2)壁上不同高度,每个出水口(9)均带有控制塞;在反应容器(2)顶端设有可开合的反应器盖(6),反应器盖(6)上设有对反应容器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的气体收集装置(7)和带控制塞的溶解氧控制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单级自养脱氮工艺的组合式生物转盘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本生物转盘反应器还包括位于反应容器外的外加热循环装置,外加热循环装置包括加热水箱(14)和加热水循环泵(15),加热水箱(14)、加热水循环泵(15)和反应容器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循环回路,在管道上设有水体流量计(22),加热水箱中设有电加热器,加热水箱中的电加热器和反应容器内的内加热装置分别与数显温控仪(13)连接,通过调节数显温控仪的电流按钮来调控加热温度,电加热器加热温度大于内加热装置加热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单级自养脱氮工艺的组合式生物转盘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储气瓶(19)、减压阀(18)、气体流量计(17)和曝气管(10),曝气管(10)位于反应容器(2)底部,曝气管上均匀分布有曝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单级自养脱氮工艺的组合式生物转盘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套筒(4)套在转轴(26)上,转轴(26)与驱动其转动的驱动装置(3)连接,转轴套筒(4)与转轴(26)固定可同步转动;转轴套筒(4)为高分子塑料套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单级自养脱氮工艺的组合式生物转盘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保护网(24)与对应的无纺布层(23)的距离为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单级自养脱氮工艺的组合式生物转盘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小填料室对应的圆筒网上设置有可开合的门(30),门的面积为与其对应的圆筒网面积的1/3左右,打开该门能方便的更换生物载体填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单级自养脱氮工艺的组合式生物转盘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网(27)、生物膜保护网(24)和填料室隔网(29)均为不锈钢金属网,该不锈钢金属网网孔小于生物载体填料大小以阻止生物载体填料通过,丝径为1~1.6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单级自养脱氮工艺的组合式生物转盘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载体填料(12)有效比表面积≥500m2/m3,直径为Φ10mm~Φ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886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漆酚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 下一篇:滑动便携式折叠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