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钛-介孔聚合物纳米多孔复合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8841.0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1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建;李建涛;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31/38 | 分类号: | B01J31/38;B01J35/10;C02F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聚合物 纳米 多孔 复合 可见 光催化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比表面积,对有机污染物具有优异富集作用的二氧化钛-介孔聚合物纳米多孔复合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1972年Fujishim等发现二氧化钛具有光解水制备氢气以来(Nature 1972, 238, 37),结晶二氧化钛系列材料作为一类重要无机半导体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与其他无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相比较,二氧化钛材料具有低成本,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高的光电子转换效率。目前为止,二氧化钛系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光电传感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光催化领域。
从光催化角度来讲,二氧化钛系列光催化材料具有优异的紫外光吸收性(λ<376 nm),进而导致其优异的紫外光催化活性,然而仅仅紫外光催化活性大大限制了其广泛的实际应用。因为太阳光中大部分为可见光。
最近,很多优异的工作报道了提高二氧化钛可见光区域催化性能,主要是通过改变二氧化钛晶体的尽带宽度来实现。在系列改变二氧化钛带隙的方法中,比较有效的方法便是向二氧化钛带隙中引入杂原子包括V, Cr, Fe等金属元素或者C, N, S等非金属元素。过渡金属掺杂的二氧化钛催化材料一般热稳定性相对较差,而C, N, S等非金属元素掺杂的二氧化钛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见光催化性能,但是,常规的杂原子的引入一般需要非常苛刻的高温处理条件(>400℃),同时掺杂后得到的纳米二氧化钛系列催化材料粒径较小,一般为纳米尺寸,反应过程中不利于与产物分离,上述缺点限制了二氧化钛可见光催化材料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二氧化钛-介孔聚合物纳米多孔复合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二氧化钛-介孔聚合物纳米多孔复合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加入到溶剂中,然后加入交联剂单体二乙烯苯基和功能单体,再加入钛酸正丁酯,其中溶剂与交联剂单体的摩尔比为0.67-2.0mL/nmol,功能单体与交联剂单体的摩尔比为0.2-1.0,功能单体与钛酸正丁酯的摩尔比为10-0.5,室温搅拌均匀后,在80-140℃温度下聚合10-24h,得到块状纳米复合物固体;
b.聚合后的块状纳米复合物固体中加入适量水,进一步,150-200℃水热处理10-24h,即可得到二氧化钛-介孔聚合物纳米多孔复合可见光催化材料。
优选的,所述功能单体为4-乙烯基吡啶或1-乙烯基咪唑。
进一步,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酸甲酯、四氢呋喃、甲苯、乙醇、丙酮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聚合温度为100℃。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水热处理温度为160-180℃。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聚合的压力为0.5-2.5MP。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简单的低温水热-溶剂热方法,钛酸正丁酯存在条件下,1-乙烯基咪唑/4-乙烯基吡啶与二乙烯基苯共聚,和随后的水热晶化来实现材料的一步合成,该材料克服了传统二氧化钛系列可见光催化材料合成条件苛刻、难分离、活性中心暴露度低等缺点,对于有效提高二氧化钛系列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催化性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新型可见光催化材料中二氧化钛纳米晶与多孔材料骨架含氮碱中心的相互作用有效的改变了其带隙宽度,进而赋予了其对有机污染物优异可见光催化降解能力,其中咪唑和吡啶为骨架介孔聚合物的碱中心,在合成过程中控制不同咪唑、吡啶与钛酸正丁酯摩尔比,从而达到控制可见光中心含量的目的。
上述制备方法简单有效,利用溶剂热聚合的方法引入了大量的孔结构,大大提高了材料的比表面积,聚合获得的产物比表面积为375-657m2/g,最大比表面积可达到657 m2/g,平均孔径为5-1000nm,孔容为0.63-1.13 mL/g,具有明显的可见光吸收,吸收波长范围在400-650nm。
合成的材料对大部分有机污染物:罗丹明B,甲基橙,亚甲基蓝,十溴双酚A和十溴联苯醚等具有非常好的吸附性能,吸附量为1.0-3.3 g/g,最大吸附量可达到3.3g/g,尤其是对有机污染物十溴双酚A具有优异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是一类新颖、高效的有机污染物富集光催化材料。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88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结构钢筋连接节点
- 下一篇:一种监测运动状态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