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灰岩高效侵蚀真菌卵形孢球托霉NL-15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8564.3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7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林;张金池;林杰;曹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09K17/14;C12R1/645;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灰岩 高效 侵蚀 真菌 卵形 孢球托霉 nl 15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灰岩高效侵蚀真菌卵形孢球托霉NL-15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客土喷播技术是将植物种子和生长基质材料的混合物均匀、高压喷播在岩土坡面上的绿化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针对岩石等硬质边坡研发的一种绿化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水利、公路、铁路等工程的坡面绿化中。但是,该技术针对于岩坡实现绿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岩面上有植物赖以持续生长的种植基质;二是种植基质能长久固定在岩面上,抗风吹、暴雨和流水的冲蚀。然而在实际工程中,目前的客土喷播技术,难以解决上述两个技术难题,喷播基质难以长久的维持在岩石坡面上,使得这一技术的利用受到很多的限制。显然喷播基质已经成为岩石边坡客土喷播技术的核心内容,这种基质不仅要求提供适宜护坡植被生长的土壤性质,还要求具有粘着在岩石坡面上的粘结功能,与坡面实现完全长久的融合。
岩石侵蚀微生物菌群能加速岩石的土壤化进程,快速形成适应植物生存所需的土壤,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岩石侵蚀成土的演替,为植物生长源源不断地提供营养成分。在岩石侵蚀微生物菌群的作用下,在岩体和喷播基质间形成了一个界面——生育基盘。这种生育基盘,既解决了岩面上植物赖以持续生长的种植基质问题(包括提供营养元素),也解决了种植基质能永久固定在岩面,实现岩面和种植基质的融合,促进了种植基质和岩石的物质循环。显然,筛选高效岩石侵蚀微生物菌株是客土喷播覆绿技术长期维持和广泛应用的关键。目前,国内针对不同岩石,筛选适宜的高效岩石侵蚀微生物菌株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灰岩高效侵蚀真菌卵形孢球托霉NL-15,为岩石高效侵蚀微生物菌库的建立提供菌种支持。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石灰岩高效侵蚀真菌卵形孢球托霉NL-15的应用。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石灰岩高效侵蚀真菌,其分类命名为卵形孢球托霉(Gongronella butleri)NL-15,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2012454,保藏日期:2012年11月12日;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所述的石灰岩高效侵蚀真菌在侵蚀岩石中的应用。
所述的岩石为石灰岩石。
卵形孢球托霉NL-15,是从南京市幕府山裸露岩壁(其为石灰岩,主要由CaCO3组成,富含Ca)表面筛选获得的,能加速石灰岩石中Ca、Mg等元素释放。
卵形孢球托霉NL-15菌株主要生物学特征:在孟加拉红培养基28℃条件下培养,棉绒状质地,白色,菌丝很少分隔,厚壁,光滑;孢囊梗从基质伸出,直立,作2~4次合轴式分枝;孢囊球形,壁易消融或破裂。
卵形孢球托霉NL-15菌株28S rDNA 基因序列,见SEQ ID No 1所示。将所测28S rDNA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结果表明,卵形孢球托霉NL-15菌株与Gongronella butleri 的相似度为98%。结合形态及28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卵形孢球托霉(Gongronella butleri)NL-15。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筛选出的高效侵蚀岩石真菌卵形孢球托霉NL-15,对石灰岩均有很强的侵蚀能力,能促进岩石中Ca、Mg等主要离子的释放,加速石灰岩侵蚀成土;能降低喷播基质容重,增强喷播基质的抗冲性和抗剪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幕府山裸露岩壁上的采样菌落图;
图2是孟加拉红固体培养基上的卵形孢球托霉NL-15菌落图;
图3是卵形孢球托霉NL-15发酵培养15d,加菌发酵液与不加菌对照的可溶性Ca、Mg的比较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菌株的获得和鉴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85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