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向间隙型发电体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8558.8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9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沼口和弥;久田裕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7/18 | 分类号: | H02K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宋亮;姜盛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向 间隙 发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发动机上的轴向间隙型发电体,特别地,涉及一种可以提高定子铁心的定位精度的结构。
背景技术
例如已知在产业用的通用发动机等中,在从发动机主体凸出的曲轴的一侧端部连接有发电体。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下述技术,即,在固定于自动两轮车的发动机的曲轴端部的飞轮上设置发电用的磁体,并且在与这些磁体在径向方向相对的位置处,设置相对于发动机固定的发电用线圈。
另外,近年来,为了紧凑地构成发电体而提出下述方案,即,使用轴向间隙型的发电体,该发电体使设置有发电用线圈并相对于发动机固定的定子铁心、和设置有发电用磁体并与曲轴一同旋转的转子磁轭,在曲轴的中心轴方向上相对而配置。
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轴向间隙型的发电体,其在从曲轴向外径侧凸出而配置,且在轴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的一对转子磁轭之间,配置固定在发动机上的定子铁心。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下述技术,即,在上述轴向间隙型发电体中,为了提高定子铁心相对于发动机的定位精度,将与定子一体地形成的凸出部直接与发动机侧的支撑部件结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46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1601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038006号公报
在上述的轴向间隙型发电体中,由于定子铁心和转子磁轭的轴向间隙会影响发电体的效率,因此,高精度地设定间隙是很重要的。
但是,在隔着转子磁轭而相对的一对定子铁心之间插入多个部件而固定的情况下,由于在各部件的制造中不可避免地设置的尺寸公差的积累,因此使定子铁心的间隔的波动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定子铁心的定位精度的轴向间隙型发电体。
本发明通过下述的解决方法解决上述课题。
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发明是一种轴向间隙型发电体,其具有:发电体壳体,其相对于发动机的曲轴箱固定;转子磁轭,其收容在所述发电体壳体的内部,相对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固定;以及第1定子铁心和第2定子铁心,它们固定在所述发电体壳体的内表面,并且在旋转轴方向上隔着所述转子磁轭而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体壳体,通过将固定所述第1定子铁心的第1部件、和固定所述第2定子铁心的第2部件直接结合而构成。
根据上述构造,由于尺寸公差而对第1、第2定子铁心的间隔产生影响的部件只有发电体壳体的第1部件、第2部件,其他部件的尺寸公差不发生累积,因此可以提高定子铁心的定位精度。
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轴向间隙型发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体壳体的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由铝合金形成。
根据上述构造,通过使用热传导率比较高的铝合金,可以促进从发电体内部向外部的散热,抑制内部温度的上升而防止发电效率的降低。
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或2中记载的轴向间隙型发电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的外表面部形成有冷却散热片。
根据上述构造,无需增加部件数量即可促进发电体内部的冷却。
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值3中的任一项记载的轴向间隙型发电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的接合部设置卡合单元,其进行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在与所述曲轴的旋转轴相正交的平面内的相对定位。
作为上述卡合装置,例如可以使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接合位置形成止口镶嵌结构,或分别形成一侧为凸部,另一侧为凹部,将凸部插入至凹部中。
根据上述构造,使第1部件和第2部件高精度地结合,可以提高第1、第2定子铁心的定位精度。
发明的效果
如上述说明所示,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提高定子铁心的定位精度的轴向间隙型发电体。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使用本发明的轴向间隙型发电体的实施例的发动机的剖面图。
图2是图1的发动机以及轴向间隙型发电体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图1的轴向间隙型发电体的发电体壳体的外观斜视图。
标号的说明
1 发动机
10 曲轴
11 曲轴销
12 曲轴臂
13 曲轴平衡块
14 输出轴部
14a 端面
14b 螺纹孔
15 输出轴部
20 曲轴箱
30 气缸盖
O 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85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列式紧急停止开关接触装置
- 下一篇:能量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