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制马赛克及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8215.1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8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潘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双雄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10 | 分类号: | E04F13/1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57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赛克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制马赛克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今采用木、石、藤、竹等天然材料作为制作马赛克的原料受到了人们的追求,这些天然材料作装饰时,通常是将原材料加工成表面光滑的效果,但是这样反而失去了原材料的天然特点,且加工过程相对复杂,无疑提高了造价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外观自然、加工简单的竹制马赛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制马赛克,构成竹制马赛克的竹粒子的内侧板面为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粒子的外侧板面呈自然撕裂状。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上述竹粒子制成的的竹制马赛克的饰面呈自然撕裂状,外观更加接近自然,符合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可作为装饰材料推广应用。同时,将本发明涉及的竹制马赛克的原材料进行粗加工即可实现自然撕裂状,对制作工艺要求低,加工方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竹制马赛克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选料,将原料竹子开片制得竹条;
b)粗刨竹条去除竹青、竹黄,并将竹条进行灭菌及干燥处理;
c)将竹条定型至截面呈方形;
d)沿竹条纤维方向将其分裂,制得一侧板面呈撕裂状的薄竹条;
e)将薄竹条切段制成竹粒子;
f)在工作台上放置模型框,框内铺设纤维网,将竹粒子撕裂面的相对板面涂上粘胶并粘贴在纤维网上;
g)竹粒子组晾干、脱模,制得竹马赛克。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型的竹条既可以由单层竹条挤压成型,也可以由两层及以上竹条叠合挤压成型,具体依据待成型产品的规格及竹条本身的厚度而定,两层及以上竹条叠合挤压时,层与层之间填充粘胶。
所述竹条分裂的薄竹条数为两条,这样加工较为简单,生产效率高,不仅如此,既保证了薄竹条只有一侧板面是分裂产生的呈自然撕裂状的面,其它的面均为平面,同时又能将竹条得到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竹制马赛克的饰面示意图;
图2是竹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竹制马赛克,构成竹制马赛克的竹粒子10的内侧板面为平面,所述竹粒子10的外侧板面11呈自然撕裂状。如图1所示,所述竹粒子10粘贴在纤维网20上,竹粒子10的内侧板面为平面,外侧板面11呈自然撕裂状,竹粒子10的外侧板面11也即是是竹制马赛克的饰面,内侧板面粘贴在纤维网20上,内侧板面与外侧板面11相对。如图2所示,竹粒子10的截面为方形,其外侧板面11的周边呈曲线状,整个外侧板面11参差不齐,将竹粒子10的原材料进行粗加工即可实现自然撕裂状,这样制成的竹制马赛克的饰面接近自然,符合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可作为装饰材料推广应用。同时,本发明涉及的竹制马赛克采用木、藤或竹,甚至是木、藤或竹的边角废料进行加工都可以实现,造价成本非常低。
进一步的,所述竹粒子10的外侧板面11是其原材料沿纤维方向分裂构成的呈自然撕裂状的饰面,这样在装饰时,可以清楚地呈现原料的纤维质地。所述竹粒子10的外侧板面11的周边轮廓可以有多种形状,如方形、菱形、三角形或者梯形等,也就是说本发明所述的竹制马赛克可以由多种结构的竹粒子10铺设而成。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竹粒子10的周边侧面为平面,如图2所示,这样在制作马赛克装饰品时,竹粒子10可以紧凑排列,相邻竹粒子10之间的缝隙小,不仅提升外观效果,而且便于竹粒子10之间的周边侧面相互平齐贴靠。
以下结合如图1所示的竹制马赛克,对其制作方法作进一步的阐述,首先是选材,以选用竹子为例:
第一步,从竹子的一端将其开片制得竹条,若竹条过长,为方便竹条的放置及后序加工,可将竹条切成1~2m长一段,然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第二步,粗刨竹条去除竹青、竹黄,并对竹条进行高温灭菌及干燥处理,以防止制作的竹制马赛克被虫蛀,具体的说,可将竹条置于炭化炉中在100~200℃的条件下灭菌3~5h,然后移至烘房中干燥80h左右,保证其含水率在10%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双雄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双雄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82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轮式空间智能停车场
- 下一篇:环氧涂层钢绞线锚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