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动触头精密锻造工艺及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8150.0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1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辛选荣;贺成松;刘新成;史志欣;史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秦汉冷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2 | 分类号: | B21J5/02;B21J13/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动触头 精密 锻造 工艺 模具 | ||
1.大型动触头精密锻造工艺,其特征是:包括将铜棒锯切下料成坯料的步骤;
坯料进行软化处理使坯料的硬度控制在HB40~43范围内的步骤;
软化处理后坯料喷丸的步骤;
坯料在预成形模具中预成形为一端细长动触头杆部(1),一端动触头头部(3),杆部和头部锥面(2)过渡,头部内有内锥孔(4),外形如同杆部加长的手榴弹的中间锻坯的步骤;
中间锻坯经终成形模具,动触头杆部(1)长度增加、直径减小至成形锻坯尺寸,动触头头部(3)外缘形状成型,内锥孔(4)形成为过渡锥孔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动触头精密锻造工艺,其特征是:下料步骤时,对坯料的重量按与成品产品质量1:0.9~1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动触头精密锻造工艺,其特征是:所述软化处理步骤时,坯料在加热炉内加温至650~800°C,保温1.5~2.5 h,炉内冷至260~400°C出炉水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动触头精密锻造工艺,其特征是:所述软化处理步骤时,坯料在加热炉内加温至680~750°C,保温2~2.5小时,在炉内冷至280~350°C出炉水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动触头精密锻造工艺,其特征是:所述喷丸步骤时,喷丸钢球直径Φ0.5~0.8mm,喷丸钢球在坯料表面形成微小均匀的凹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动触头精密锻造工艺,其特征是:还包括预成形前和终成形前对锻料涂抹挤压油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动触头精密锻造工艺,其特征是:还包括终成形后对成形锻坯后序机加工构造孔及几何尺寸到位的步骤。
8.实施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大型动触头精密锻造工艺,预成型过程中使用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预成形模具包括模座(10)、凸模和凹模,所述凹模设置在模座(10)上,由外而内设置为凹模外圈(8)、凹模筒(7)和凹模芯(9),凹模芯(9)嵌设在模座(10)上段中部;凹模筒(7)的内腔(24)内设有凸模(6),凸模上端连接凸模限位套(5);凹模筒(7)的内腔(24)、凹模芯(9)的中孔(26)及上端面锥形凹槽(25)、模座(10)的中孔(27)构成坯料流动空间;其中,凸模下端凸起(23)轴向截面形状与中间锻坯的动触头头部内锥孔(4)轴向截面形状配合。
9.实施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大型动触头精密锻造工艺,终成型过程中使用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终成形模具包括外圈(15),外圈内上段设置上模套(12),外圈内下段设置下凹模(16);上模套下凹模之间设有限位圈(14);上模套内上段设有垫环(11),下段设有上凹模(13);下凹模内设有顶件器(17);垫环的内腔(18)、上凹模的内腔(19)、限位圈的内腔(20)和下凹模的内腔(22)构成中间锻坯流动空间;其中,顶件器上端凸起(21)轴向截面形状与成形锻坯过渡内锥孔(4)轴向截面形状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秦汉冷锻有限公司,未经洛阳秦汉冷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81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