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传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7847.6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6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石塚正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H02K7/116;H02K7/102;F16N3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郝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传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相互连通的空间内密封马达及减速机,且在空间内使润滑油循环的结构的油浴式马达。这种油浴式马达中存在如下忧虑,即通过部件彼此的滑动而产生的金属粉末与润滑油一同循环且供给于各滑动部的结果,造成滑动部异常磨损。
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压缩机,其具备:由固定件及埋入永久磁铁的旋转件构成的电动要件;积存润滑油的密闭容器及使积存在密闭容器内的润滑油汲取并循环的供油机构,其中,使润滑油通过的贯穿孔与埋入永久磁铁的空隙部一体穿设于转子。由此,能够通过永久磁铁捕获与润滑油混入而循环的铁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77634号公报
在将油浴式马达作为动力使用的动力传递装置中,有的具备有使摩擦板之间接触而得到制动力的湿式制动机构。这种动力传递装置中存在如下忧虑,即若应用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则被永久磁铁吸引的铁粉供给到摩擦板的附近,所以引起摩擦板异常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构成为以润滑油对马达、减速机及制动机构进行油浴,在捕获润滑油内的金属粉末的同时降低制动机构的摩擦板的磨损。
本发明的一种形态的动力传递装置具备:马达,具备埋入永久磁铁而成的转子及定子且产生旋转力;减速机,传递马达的旋转力;及湿式制动机构,对马达的旋转进行制动。容纳马达、减速机及制动机构的空间连通,以便润滑油能够相互流通,转子在轴向端面上的漏磁通形成为在制动机构相反侧的轴向端面上的漏磁通大于制动机构的一侧的轴向端面上的漏磁通。
根据该形态,由于主要在转子端面中的制动机构相反侧的面上捕获金属粉末,所以能够降低铁粉进入制动机构内。
另外,在方法、装置、系统之间相互置换以上构成要件的任意组合或本发明的构成要件或表现的内容也作为本发明的形态是有效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构成为以润滑油对马达、减速机及制动机构进行油浴的动力传递装置中,能够在捕获润滑油内的金属粉末的同时降低制动机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图1的端板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在IPM马达与减速机之间配置制动机构的结构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中:10-减速机,12-IPM马达,14-制动机构,64-定子,66-转子,66A-空隙,70-输出轴,72-端板,72A-贯穿孔,76A、76B-永久磁铁,78-多板式制动部,80-空间,100-动力传递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埋入叉车的车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100的结构。图1是以包含动力传递装置100的中心轴的铅垂面切断时的剖面图。
动力传递装置100包括减速机10、IPM(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内置永磁体)马达12及制动机构14,且为了使工作车辆两侧的车轮分别被独立地驱动而使用。
减速机10是被称为偏心摇摆啮合型的行星齿轮减速机的一种。输入轴16配置于后述的外齿轮24、26的半径方向中央。在输入轴16一体形成有与该输入轴16的轴心偏离的两个偏心体18、20。两个偏心体18、20相互具有180度的相位差而偏心。另外,偏心体18、20也可与输入轴16独立构成,并且通过键固定于输入轴。
在各偏心体18、20的外周经滚子轴承21、23能够摆动地外嵌有两个外齿轮24、26。外齿轮24、26分别内啮合于内齿轮28。
内齿轮28主要包括:构成内齿的圆筒状的内齿销28A、28B、贯穿内齿销28A、28B且将这些内齿销旋转自如地保持的保持销28C、及旋转自如地支承保持销28C并且与外壳30成为一体的内齿轮主体28D。
在外齿轮24、26的轴向车体侧配置有固定于车体框架(未图示)的第1轮架体34,在轴向车体相反侧配置有经轮架螺栓36及轮架销42与第1轮架体34成为一体的第2轮架体38。在第2轮架体38一体形成有内销40。
在外齿轮24,在从其轴心偏移的位置上等间隔形成有12个同径的贯穿孔。其中,在以120度等间隔配置的3个孔中插通轮架销42,在剩余9个孔中插通内销40。在外齿轮24的外周形成有波形齿,该齿在内齿轮28的内齿销28A上接触的同时移动,从而能够使外齿轮24在以中心轴为法线的面内摆动。除了相对外齿轮24有180度的相位差之外,外齿轮26也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78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