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目标小区的方法及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17826.4 | 申请日: | 2013-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5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张大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4W36/08 | 分类号: | H04W36/08;H04W24/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刘松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目标 小区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确定目标小区的方法及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切换准备的延时长,且容易掉话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服务基站在接收到自身服务的UE发送的测量报告后,从自身的邻区关系表中,查找与该测量报告中包含的该UE报告的目标小区的工作频点及PCI相匹配的邻小区,并将查找到的邻小区作为中间小区;若查找到至少两个中间小区,根据本地保存的每个中间小区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测量报告中包含的第二位置信息,从该至少两个中间小区中,确定出该UE报告的目标小区。本发明实施例仅需UE上报一条测量报告,就可以准确确定目标小区,从而减少了切换准备延时,也降低了由于延时过长而引起的掉话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定目标小区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的异构分层部署网络中,宏小区(macro cell)层与小小区(small cell)层有可能会出现重叠覆盖,即在该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可能同时部署小小区。所谓小小区是指发射功率低于普通宏基站的低功率基站提供的小区,例如,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都是典型的小小区。
LTE系统的物理层共定义了504个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ier,PCI),为了避免小区间干扰,以及使基站(eNB)可以正确标识每一个邻小区,PCI配置需要满足以下两个要求:
一是不冲突(collision-free),即任何两个相邻的同频小区都不能使用相同的PCI,且同一个eNB中的所有同频小区也不能使用相同的PCI;
二是不混淆(confusion-free),即一个小区的所有邻小区中不能有任何两个同频小区使用相同的PCI。
由于LTE非异构部署网络中,宏小区的邻小区数量比较有限,远少于504个,可通过网络规划或网络自配置功能避免PCI冲突或混淆的问题,因此,在LTE非异构部署网络中,通常不会出现PCI冲突或混淆的问题。但是,在LTE异构分层部署网络中,为了提高频谱使用率,小小区通常工作于同一频率层,若一个宏小区覆盖范围内的小小区的数量超过504个,必然导致有两个小小区的工作频点和PCI完全相同的情况;即使该宏小区覆盖范围内的小小区的数量没有达到504个,但由于控制小小区的基站通常是使用自配置功能来配置小小区的PCI,因此,为两个不同的小小PCI冲突或混淆区配置相同的PCI的概率也比较高。
切换过程中,宏基站对用户设备(UE)进行测量配置,UE根据收到的测量配置信息执行测量,并将测量报告上报给宏基站,该测量报告用于辅助宏基站进行切换判决;其中,测量报告中通常是以小区的工作频点和PCI的组合来标识一个邻小区的。目前,为了解决PCI冲突或混淆的问题,参见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假设small cell1与small cell3工作于同一频率层且使用相同的PCI,现有技术中采用如下机制解决PCI冲突或混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宏小区服务的UE测量周围的小小区的信号,当small cell1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满足预设的条件时,该UE向宏基站上报测量报告,其中,该条测量报告中包含small cell1的RSRP/RSRQ、以及small cell1的工作频点和PCI;
步骤12、宏基站收到UE上报的测量报告后,将该测量报告中携带的工作频点和PCI作为索引查询本地保存的邻区关系表,由于邻区关系表中包含两个相匹配的邻小区,即small cell1和small cell3,因此无法根据工作频点和PCI识别该目标邻小区,该宏基站向UE发送测量配置命令,以指示该UE读取目标邻小区(即small cell1)的E-UTRAN小区全局标识(E-UTRAN Cell Global Identity,ECG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78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