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墙保温基层膏及其制备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17795.2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7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春;洪丽萍;孙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绿色建材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5/34 | 分类号: | C09D5/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翔***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墙 保温 基层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保温节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墙保温基层膏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基于资源紧张、环境承载力薄弱的国情。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保温节能已经成为全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近年以来,全球变暖引发的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全球各国都意识到如果不加强对能耗的控制,长此以来将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最终给人类社会带来灭顶之灾,建筑能耗约占我国全社会总能耗的30%,国家出了一系列政策用于建筑保温节能。
目前比较可行的内墙保温产品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主要在于施工成本和产品成本过高。用保温腻子取代常规腻子,在基本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增加了墙体的保温效果,对于建筑节能保温意义深远。
市场上也出现过的一些内墙保温腻子,存在的弊病很多,很难被市场接受。内墙保温腻子起保温效果的主要物质为内墙腻子隔热粉,内墙腻子隔热粉的添加量和它特殊物理性质影响着内墙保温腻子的保温效果和物理特性。大多数内墙腻子隔热粉为中空结构,物理强度差,易吸水性。单一的未处理过的腻子隔热粉制备的腻子,往往出现施工性不易,腻子层耐水性差,强度不够,柔韧性不行等等缺点。若减少腻子隔热粉的添加,这些缺点有所改善,但同时保温腻子的保温效果变差。由于这些缺点,使原有的内墙保温腻子在市场上较难接受和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价格低廉、施工性好、保温隔热效果显著、耐水性好,具有较高柔软性的内墙保温基层涂料。
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内墙保温基层膏,其组成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
较优的,所述内墙腻子隔热粉选自六钛酸钾晶须、空心陶瓷微珠、空心玻璃微珠、凹凸棒粉、膨胀珍珠岩粉、分子筛、膨胀蛭石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较优的,所述分子筛为硅铝酸盐分子筛。
更优的,所述分子筛选自3A分子筛、4A分子筛、5A分子筛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较优的,所述水性硅烷偶联剂为偶联剂KH-792或偶联剂KH-460。
较优的,所述粘结剂选自可分散性胶粉、乳液、聚乙烯醇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更优的,所述乳液选自弹性乳液、苯丙乳液中的任一或两者的组合。
较优的,所述助剂为分散剂、消泡剂、杀菌剂、防霉剂、成膜剂、以及阻燃剂的组合。
更优的,所述助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最优的,所述阻燃剂为氯桥酸酐酒精溶液。所述氯桥酸酐酒精溶液中,氯桥酸酐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1。
较优的,所述水为纯净水。
本发明一方面,通过对各种腻子隔热粉的搭配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内墙腻子隔热粉在涂料中的添加量和基层涂料层的强度与耐水性;另一方面,通过水性偶联剂的使用对内墙基层涂料粉进行表面改性,提高了内墙基层涂料的耐水性和隔热粉与粘结剂之间的粘结力,从而加强保温基层涂料的耐水性和强度。
本发明第二方面公开了前述内墙保温基层膏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按照保温基层膏的组成和配比,将原料中的粉状组分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粉料;
2)将步骤1)的混合粉料与除水以外的剩余原料一起加入水中,搅拌均匀,获得内墙保温基层膏。
制备保温基层涂料的原料包括粉状原料和液体原料,先将原料中的粉状组分混合均匀后,再将除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组分一起加入水中进行搅拌。搅拌采用腻子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10~50min。
本发明最后还公开了前述内墙保温基层膏作为保温建筑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的内墙保温基层膏具有成本低廉、耐水性好、导热系数小、隔热效果显著、强度高、施工容易、水性环保等优点,用本发明的内墙保温基层膏不仅能代替市场上普通内墙腻子使用,同时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能有效降低墙体的传热系数。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内墙保温基层膏的制备
1.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绿色建材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绿色建材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77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