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级氧化作用的工业烟气综合治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7719.1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5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张曙光;杨学东;王娟娟;李萍;蔡江;刘万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恩(天津)环境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6 | 分类号: | B01D53/76;B01D53/75;B01D53/78;B01D53/60;B01D53/64;B01D53/72;B01D53/44;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华苑产业***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高级 氧化 作用 工业 烟气 综合治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高级氧化作用的工业烟气综合治理系统及方法,属于烟气净化领域。
技术背景
工业燃烧过程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如颗粒物、SO2、NOx、Hg、VOCs、二恶英等。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统计,2010年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519168亿标准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9.1%,SO2排放量1864.4万吨,NOx(以NO2计)排放量1465.6万吨,减排任务艰巨且刻不容缓。
目前,国内外烟气净化技术方法较多,主要有烟气颗粒物捕集技术、脱硫技术、脱硝技术、脱汞技术、消白技术、降解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技术等。这些技术只针对一种或者少数几种污染物进行脱除,脱除能力对污染物种类多、排量大的工业烟气略显不足,有些技术还存在易引发二次污染的潜在危险。
我国环保工作起步较晚,若采用发达国家逐项治理的思路,则会造成设备冗杂,占地面积大,流程操作复杂,投资和运行成本过高等诸多问题。因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需要开发成本相对较低、多种污染物共同高效脱除、无二次污染并可实现物质资源化利用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技术问题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一种基于高级氧化作用的工业烟气综合治理系统,进一步的目的是基于该系统提出一种烟气综合治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中的基于高级氧化作用的工业烟气综合治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消白排气装置1、温度调节装置5、反应器6、水洗塔11、碱洗塔15,且反应器6连有水蒸气补偿装置9和臭氧发生器10。其中,消白排气装置1设有换热夹层2、热管换热器3和除雾装置4;反应器6设有硬度高、透光性好的圆管7和紫外线灯8;水洗塔11设有水洗缓冲罐12、水洗循环泵13和水洗物资回收装置14;碱洗塔15设有碱液缓冲罐16、碱液循环泵17和碱洗物资回收装置18。其特征在于:
(1)消白排气装置1在接近烟气排放出口的上段设有余热回收段,此处外设换热夹层2、内置贯通内筒规整排列的热管换热器3,两者协同作用实现高温烟气与低温烟气间的高效换热;接近烟气进口的下段设有除雾装置4,用来去除净化后烟气中携带的微液滴;
(2)温度调节装置5可采用工程中的换热器,根据季节和外界环境条件不同调节烟气温度,使之达到反应器6需要的最佳反应条件;
(3)反应器6上端连接水蒸气补偿装置9,并沿反应器6轴线方向设有臭氧分段注入口,注入口均与臭氧发生器10的出气导管相连接;反应器6下端设有2~4层硬度高、透光性好的圆管7,圆管内置紫外线灯8;
(4)水洗塔11用来脱除离开反应器6的烟气中易溶于水的物质;水洗塔11塔底连有水洗循环泵13、水洗缓冲罐12、水洗物资回收装置14和补给水B;
(5)碱洗塔15用来脱除离开水洗塔11塔顶的烟气中易溶于碱液的物质;碱洗塔15塔底连有碱液循环泵17、碱液缓冲罐16、碱洗物资回收装置18和补给碱液C;
(6)净化后的烟气由碱洗塔15塔顶排出,经由导管进入消白排气装置1处理后,洁净烟气排空。
基于高级氧化作用的工业烟气综合治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除尘后的高温烟气A进入消白排气装置1的换热夹层2,经由夹层2内筒与热管换热器3两者协同作用实现高温烟气与低温烟气间的高效换热;
(2)换热后的烟气从消白排气装置1出来并导入温度调节装置5,根据不同的工业燃烧过程所产生的烟气组成不同在60~130℃之间调节烟气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恩(天津)环境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大恩(天津)环境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77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管复绕机的铜管缺陷标记系统
- 下一篇:垂直寄生型PNP三极管及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