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快速拨号功能的解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7245.0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7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拨号 功能 解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锁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带快速拨号功能的解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目前许多智能手机上都配备了触摸屏,从而可给用户带来灵敏便捷的操作体验,各种以防止误操作为目的或者以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的解锁方法便应运而生。现有的智能手机的解锁方法一般有滑块解锁法、手势解锁法、拖动区域解锁法以及连线解锁法等。各种解锁方法给用户带来了不少娱乐性和良好的操作体验,但是在智能手机设置解锁程序的同时也给用户要进行快速拨号时带来一定的困扰。现有的智能手机在需要拨打电话时一般需要先进行解锁,再进入电话本或通话记录中选取需要拨号的联系人,最后进行拨号。当需要经常或者紧急拨打某些联系人时,要进行以上的解锁、进入电话本选取联系人等操作步骤时多少显得有些繁琐以及不够人性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快速拨号功能的解锁方法,使用户可以在解锁手机的同时进行快速拨号。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快速拨号功能的解锁方法,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手机中,所述解锁方法包括:
步骤a、在解锁界面中的解锁区外创建一快速拨号区;
步骤b、预先在电话本中选取并设置需快速拨号的联系人,并在快速拨号区中显示对应的联系人快捷图标;
步骤c、当用户将解锁按钮滑动/拖动至快速拨号区内的联系人快捷图标时,解锁成功,并调用手机内的拨号程序,拨打联系人快捷图标对应的电话号码。
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方法还包括:当用户不需快速拨号,将解锁按钮滑动/拖动至解锁区时,解锁成功;在步骤c之前还包括,当用户唤醒手机出现解锁界面时,解锁程序检测用户是否设置有需快速拨号的联系人,若是,则在快速拨号区内显示对应的联系人图标;若否,则在通话记录中选取一段时间T内通话频率最高的联系人,并在快速拨号区内显示该联系人对应的联系人快捷图标;较佳地,所述的时间T为当天、最近两天或最近三天;快速拨号区内的联系人快捷图标至少为一个。
本发明所提供的带快速拨号功能的解锁方法,能使用户在解锁手机的同时进行拨号操作,可快速地、更简便地对指定联系人进行快速呼叫,改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解锁界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指定联系人张三进行快速拨号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所示,一种带快速拨号功能的解锁方法,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手机中,所述解锁方法包括:
步骤a、在解锁界面中的解锁区外创建一快速拨号区;
步骤b、预先在电话本中选取并设置需快速拨号的联系人,并在快速拨号区中显示对应的联系人快捷图标;较佳地,设置的需快速拨号的联系人为1至三个;
步骤c、当用户将解锁按钮滑动/拖动至快速拨号区内的联系人快捷图标时,解锁成功,并调用手机内的拨号程序,拨打联系人快捷图标对应的电话号码;当用户不需快速拨号,将解锁按钮滑动/拖动至解锁区时,解锁成功。
为了增强功能和更好地改善用户体验,所述解锁方法在步骤c之前还包括:当用户唤醒手机出现解锁界面时,解锁程序检测用户是否设置有需快速拨号的联系人,若是,则在快速拨号区内显示对应的联系人图标;若否,则在通话记录中选取一段时间T内通话频率最高的联系人,并在快速拨号区内显示该联系人对应的联系人快捷图标。较佳地,所述的时间T为当天、最近两天或最近三天,也可为用户在手机中预先设置的其他一段时间,如最近一个星期内、最近一个月内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72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的水泵
- 下一篇:一种MnSOD-Hemolin融合蛋白及其结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