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通讯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17179.7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1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奕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2 | 分类号: | G02B6/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通讯模组。
背景技术
光通讯模组一般包括插拔配合的光纤固定单元和透镜单元,光纤固定单元具有容纳光纤的通孔,透镜单元上具有与光纤耦合的透镜。另外,光纤固定单元还具有定位孔,透镜单元上具有定位柱,定位孔和定位柱相配合使透镜和光纤对准以实现光耦合。
光纤固定单元根据光纤的数量,需要相应数量的通孔,进而需要相应个数的模仁来成型通孔,随着光纤数量的不断增大,相邻光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使得模仁入子之间的距离相应减小,那么,在射出成型光纤固定单元中较难实现质量均一的通孔,从而影响光通讯模组的光传输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需要通孔亦可固定光纤的光通讯模组。
一种光通讯模组,包括光纤固定单元和透镜单元,所述光纤固定单元用来固定光纤,所述透镜单元具有与光纤相耦合的透镜,所述光纤固定单元包括座体和盖体,所述座体上具有凹槽用来容纳所述光纤,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座体上并抵顶所述光纤以使所述光纤固定在所述凹槽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光通讯模组的光纤固定单元利用盖体和座体的配合固定光纤,不需要成型固定光纤的通孔也可实现固定光纤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光通讯模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光通讯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截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通讯模组100包括光纤固定单元10和透镜单元20,光纤固定单元10用来固定光纤30以实现光纤30与透镜单元20之间的光耦合。
光纤固定单元10大致呈方形,包括座体11和盖体12。座体11的中部具有凹槽110、两个定位孔111和四个固定孔112,光纤30排列在凹槽110中,定位孔111位于光纤固定单元10朝向透镜单元20的表面上并且定位孔111的中心联机通过光纤30的中心,凹槽110位于定位孔111之间。固定孔112位于座体11的具有凹槽110的表面上且均匀分布在凹槽110的两侧。
定位孔111可以为盲孔或通孔,本实施例中,定位孔111为圆形通孔。
其它实施方式中,固定孔112的数量也可以为2、6或8等偶数。
盖体12中部凸起形成突出部120,突出部120的两侧对应固定孔112具有固定柱121,突出部120的高度和宽度分别略小于凹槽110的深度和宽度。当固定柱121伸入固定孔112中时,突出部120恰好伸入凹槽110中并抵顶在位于凹槽110中的光纤30上以使光纤30固定在凹槽110中。
当固定孔112的数量发生变化时,固定柱121的数量相应发生变化。
透镜单元20上具有第一透镜21、第二透镜22、定位柱23和反射面24,第一透镜21与光纤30一一对应以实现与光纤30的光耦合。定位柱23位于透镜单元20上具有第一透镜21的表面上,第一透镜21位于定位柱23之间的区域,并且两个定位柱23中心的联机通过第一透镜21的光轴,定位柱23用来与定位孔111相配合以使光纤固定单元10与透镜单元20定位,从而保证第一透镜21的光轴与光纤30的中心线重合。第二透镜22的数量与第一透镜21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
反射面24凹设在透镜单元20上且与第一透镜21的光轴、第二透镜22的光轴之间均具有45度的夹角,另外,第一透镜21的光轴与对应的第二透镜22的光轴垂直相交于反射面24上。从光纤30出射的光讯号经第一透镜21入射到反射面24上,被反射面24反射后通过第二透镜22被光通讯模组100中的其它单元(例如,光电检测器)所接收;根据光路可逆原理,从第二透镜22出射的光线入射到反射面24上,被反射面24反射后,进入第一透镜21。
本实施例的光通讯模组100的光纤固定单元10利用盖体12和座体11的配合来固定光纤30,不需要成型固定光纤30的通孔也可实现固定光纤30的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等用在本发明的设计,只要其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71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渣粉磨—外循环物料干湿分离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联动分流水槽排水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