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的生产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7137.3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2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俭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岑溪市祥胜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78 | 分类号: | C07C69/78;C07C67/08;C07C67/6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3218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醇 苯甲酸 生产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助剂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上说是一种增塑剂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的生产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增塑剂是一种能够增加塑料材料的柔软性的添加剂,目前市场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作为主增塑剂的DOP被美国癌症研究所(NCI)怀疑有致癌作用后,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出台限制措施。2011年2月,欧盟将DOP、DBP、邻苯二甲酸丁酯苯甲酯(BBP)三种邻苯二甲酸酯直接列入化学品淘汰名单。目前,中国国内只是在玩具涂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中规定三类邻苯二甲酸盐DOP、DBP及BBP的含量总和不得超过0.1%。有消息称,我国正在制定新的婴幼儿用品及玩具标准,其中对6类邻苯二甲酸酯的限量值进行了规定,其限量值与欧盟相同。DOP、DBP等产品将逐渐退出增塑剂市场。增塑剂产业调整和升级已经迫在眉睫,目前一些DOP企业已经开始转产。比DOP更安全、性能更好的代用品二甘醇二苯甲酸酯(DEDB),日益被重视。二甘醇二苯甲酸酯和聚氯乙烯(PVC)相容性好,其可缩短捏合时间和塑化时间,在同等加工条件下,比DOP、DBP有节能效果,同时具赋予制品更好的光亮度和稳定性、且挥发度小、耐油性、耐水性、耐污染性和耐光变性好、闪点高、使用安全环保;其耐低温性能比DOP好,是适用于聚氯乙稀等多种树脂的增塑剂。
目前,工业上合成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的方法主要是采用苯甲酸和二甘醇为原料,使用甲苯作为带水剂,用硫酸或杂多酸或甲基苯磺酸或碱性氧化铝做催化剂来制备,其制备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将苯甲酸、二甘醇、带水剂和催化剂放入反应器中进行酯化反应,得到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粗品,然后加入碱中和,将催化剂去除,再依次进行脱色和压滤,得到二甘醇二苯甲酸酯。但是这种技术方案生产出来的二甘醇二苯甲酸酯普遍呈淡黄色的油状液体,产品色泽较深,其凝固点为20℃左右,在20℃以下会结晶,没有流动性,用在塑料上耐寒性差,无法直接使用,适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颜色浅、凝固点更低的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的生产工艺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的生产工艺方法包括有以下阶段:将苯甲酸、二甘醇和催化剂放入反应器中进行酯化反应,合成得到的粗品经中和、水洗、汽提、脱色和压滤工序制得成品,在脱色获得产物中添加植物油增塑剂,所述植物油增塑剂为配置成品总量的10%~30%,混合均匀后,再对混合物进行压滤;所述苯甲酸和所述二甘醇的重量比为1.8~2.5:1;所述催化剂用量为所述苯甲酸和所述二甘醇总量的0.5%~0.8%。
上述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的生产工艺方法的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植物油增塑剂为棕榈油。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油增塑剂为脂肪酸。
进一步的,合成得到的所述粗品经氧化剂氧化,然后进行中和,氧化所使用的氧化剂为过氧化氢水溶液,其浓度为35%~50%,其用量为所述苯甲酸和所述二甘醇投料总量的2%~5%。
进一步的,所述脱色工序使用的脱色剂为活性炭,其用量为苯甲酸和二甘醇投料总量的0.08%~0.1%;所述催化剂为氧化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二甘醇在原料中的含量偏高,苯甲酸和二甘醇的重量比例为1.8~2.5:1,可增加白度,使产物颜色变浅;
2、在合成得到的粗品后进行氧化处理和脱色处理,能进一步降低产品的色泽,生产出浅色的增塑剂产品。
3、后期添加低色号低成本植物油增塑剂,降低了成本及凝固点,应用范围更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6m3的反应釜中投入苯甲酸3000Kg、二甘醇1500Kg、氧化锡28Kg,搅拌升温,在190-210℃下保温反应6小时得到粗品,在粗品中加入浓度为35%过氧化氢水溶液150kg进行氧化,然后加碱中和,加水水洗,在汽提过程中加入4Kg活性炭进行脱色,添加400kg棕榈油混合均匀,压滤最后得到4000kg的浅色产品,所得产品的凝固点为10℃。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岑溪市祥胜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岑溪市祥胜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71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湿度智能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网络智能加湿器控制电路及加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