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网融合接入的室内信号覆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16088.1 | 申请日: | 2013-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9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 发明(设计)人: | 郝禄国;杨建坡;余嘉池;曾文彬;孙浩;郑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16/20 | 分类号: | H04W16/20;H04W16/2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方振昌 |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接入 室内 信号 覆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多网融合接入的室内信号覆盖系统。
背景技术
技术解释:
CPRI:通用公共无线接口
PoE:有源以太网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通信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在室内信号覆盖方面尤为突出。由于基站信号覆盖使用的是无线信号覆盖,而根据无线信号的特性可知,基站信号覆盖常常会令处于基站信号覆盖边缘区域的楼宇,甚至令信号热点区域中的某些地方(如大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出现信号盲点,从而导致人们不能在上述的地方进行正常通信,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通信网络的室内信号覆盖应运而生。
现今,室内信号覆盖的方案主要是采用多种传输方式混合使用的方案,例如采用电缆加无线或者光纤加无线的方案,进而传输GSM、TD-SCDMA、WCDMA等多种信号,以及采用五类线进而传输宽带信号。但是对于传统的室内信号覆盖方案而言,若用户需要同时使用GSM、TD-SCDMA、宽带等不同系统的信号时,则需要同时具备相应的接入设备,并且还要求用户所在的区域具有相应的传输线路,这样会造成接入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过多,浪费摆放空间以及增加设备的投资成本,而且还会造成传输线路的增多,从而大大增加了通信网络的建设施工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和易于实现操作的多网融合接入的室内信号覆盖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网融合接入的室内信号覆盖系统,该系统包括网线以及用于与基站连接的近端机,所述的近端机连接有至少一个扩展单元,所述的扩展单元连接有至少一个覆盖从机,并且所述的扩展单元与覆盖从机之间通过网线进行通讯连接,所述的覆盖从机连接有天线。
进一步,所述的扩展单元包括供电模块以及与近端机连接的第一信号处理模块,所述的第一信号处理模块依次连接有第一千兆以太网芯片以及第一以太网接口,所述的第一以太网接口还与供电模块连接;
所述的覆盖从机包括第二以太网接口,所述的第二以太网接口依次连接有第二千兆以太网芯片以及与天线连接的第二信号处理模块,所述第二以太网接口还连接有受电模块;
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依次通过第一千兆以太网芯片、第一以太网接口、网线、第二以太网接口以及第二千兆以太网芯片进而与第二信号处理模块进行通信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与近端机连接的第二CPRI帧处理模块以及用于根据千兆以太网信号传输的基本协议对接收的信号进行组帧解帧的第一以太网帧处理模块,所述的第一以太网帧处理模块与第一千兆以太网芯片连接,所述第二CPRI帧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依次连接有第二梳形抽取内插滤波器、第一数字上变频器以及第一缓冲器,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与第一以太网帧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以太网帧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依次连接有第四缓冲器、第三数字下变频器以及第三梳形抽取内插滤波器,所述第三梳形抽取内插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二CPRI帧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CPRI帧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有第五缓冲器,所述第五缓冲器的输出端与第一以太网帧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以太网帧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有第八缓冲器,所述第八缓冲器的输出端与第二CPRI帧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CPRI帧处理模块还依次连接有以太网交换机和第十缓冲器,所述第十缓冲器与第一以太网帧处理模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三模拟下变频器、第四模拟下变频器以及用于根据千兆以太网信号传输的基本协议对接收的信号进行组帧解帧的第二以太网帧处理模块,所述的第二以太网帧处理模块与第二千兆以太网芯片连接,所述第二以太网帧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依次连接有第二缓冲器、第一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第二数字上变频器、第一数模转换器以及第三模拟上变频器,所述第三模拟上变频器的输出端与天线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三模拟下变频器的输入端与天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模拟下变频器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第二模数转换器、第二数字下变频器、第二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以及第三缓冲器,所述第三缓冲器的输出端与第二以太网帧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以太网帧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依次连接有第六缓冲器、第四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第四数字上变频器、第三数模转换器以及第四模拟上变频器,所述第四模拟上变频器的输出端与天线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60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菌种混合发面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育苗盘基质滚筒式打孔压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