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移动终端的被盗保护方法及其移动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5843.4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8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M1/67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移动 终端 被盗 保护 方法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终端的防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被盗保护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手持移动终端越来越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例如目前触屏式智能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相互联系的通信工具,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移动辅助终端。由于移动终端的便携性,用户往往习惯将重要的个人信息或文件等储存于其内,尤其是商务移动终端,更存储着非常重要的信息。当然,由于移动终端的便携性,其丢失或被盗的概率也较大,一旦移动终端丢失或被盗,可能对用户造成极大的损失。
为此,人们开发出一些移动终端的被盗防护功能。但是,现有的被盗保护功能大都不够可靠和隐蔽,极易被盗取者发现。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更加可靠、隐蔽的被盗保护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被盗保护方法,以更加可靠、隐蔽地保护移动终端的隐私安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被盗保护功能的移动终端,以更加可靠、隐蔽地保护移动终端的隐私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被盗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检测判断移动终端的瞬时加速度是否超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加速度的阈值;
(2)根据(1)的判断结果锁定所述移动终端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级别中写入标志位以记忆被盗事件;
(3)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解锁;
(4)根据(3)的解锁结果判断所述标志位为真或假;
(5)根据所述标志位启动安全措施。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基于移动终端的被盗保护方法,首先检测判断移动终端的瞬时加速度是否超过加速度的阈值,当超过时,将锁定移动终端并在系统级别中写入标志位以记忆被盗事件,之后对移动终端进行解锁,再根据解锁结果判断标志位的真或假,若判断标志位为假,则表示为误判,若判断标志位为真则启动安全措施,从而更加可靠、隐蔽地保护了移动终端的隐私安全。
具体地,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预设所述加速度的阈值。
具体地,步骤(2)采用密码锁锁定所述移动终端。
具体地,步骤(3)具体包括:
(31)输入密码并判断所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
(32)若所输入的密码正确则判断解锁成功,反之,则进行步骤(33);
(33)判断输入密码的次数是否大于三次;
(34)若次数大于三次,则判断解锁失败,反之,则重复步骤(31)。
可选地,步骤(3)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root权限;
建立所述移动终端与电脑的连接;
判断是否通过所述电脑删除所述密码锁。
具体地,所述安全措施为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拍摄盗取者的头像并发送所述头像至预设的安全号码、或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启动以获取地理坐标信息并发送所述地理坐标信息至安全号码。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被盗保护功能的移动终端,包括:
检测判断模块,用于检测判断移动终端的瞬时加速度是否超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加速度的阈值;
锁定记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执行锁定操作并在系统级别中写入标志位以记忆被盗事件;
解锁模块,用于执行解锁操作;
标志位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解锁模块的解锁结果判断所述标志位为真或假;以及
启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志位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启动安全措施。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预设所述加速度的阈值。
具体地,所述解锁模块具体包括:
密码输入单元,用于输入密码;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密码输入单元所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判断所述密码输入单元所输入的密码的次数是否大于三次;
结果判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判断解锁成功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判断解锁失败。
具体地,所述安全措施为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拍摄盗取者的头像并发送所述头像至预设的安全号码、或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启动以获取地理坐标信息并发送所述地理坐标信息至安全号码。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58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