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厌氧池及其污水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5318.2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2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士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2157 上海市崇明***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厌氧池 及其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厌氧池以及包含该厌氧池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农村日常生活中所排放的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在当下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农村通常设有化粪池,化粪池都是被设置于地上,马桶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向河流,但是这些经化粪池处理后的污水中仍然含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直接排出会污染河流,从而造成水污染问题。
并且,在农村,洗厨具、洗澡、洗衣等形成的污水都是直接倒在地上,而向地下渗透,从而这些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例如油污、洗涤剂等等)随着污水向地下渗透而进入地下水中,污染了地下水,从而进一步造成水污染问题。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对农户家庭中形成的污水进行再处理的厌氧池及其包含该厌氧池的污水处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厌氧池,用于对污水进行厌氧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为由不渗透材料制成的密封的中空柱体,其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为出口端,污水在其中被分离成泥沙、气体和处理完成液体;入口管,与入口端密封结合,一端伸出入口端,另一端处于本体的内部,使得污水进入本体;出口管,与出口端密封结合,一端伸出出口端,另一端处于本体的内部,用于排出处理完成液体;两个隔舱板,位于本体的内部,并沿着本体的长度方向将本体分隔成三个腔体,记与入口端相邻的隔舱板为第一隔舱板,记与出口端相邻的隔舱板为第二隔舱板,第一隔舱板与入口端之间的腔体记为进料腔,第二隔舱板与出口端之间的腔体记为出料腔,第一隔舱板与第二隔舱板之间的腔体记为减压缓冲腔;中间管,设置于第一隔舱板上,与第一隔舱板密封结合,其一端伸出第一隔舱板,另一端处于进料腔的内部并向进料腔的底部延伸;输送管,设置于第二隔舱板上,与第二隔舱板密封结合,其一端伸出第二隔舱板并处于减压缓冲腔的内部,另一端处于出料腔的内部;以及至少两个检查清理口,设置于腔体的上方,用于检查和清理腔体,其中,入口管的顶部到本体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出口管的顶部到本体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中间管的顶部到本体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出口管的顶部到本体的顶部之间的距离,输送管的顶部到本体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中间管的顶部到本体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并且输送管的顶部到本体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出口管的顶部到本体的顶部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的厌氧池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腔体的内表面上设有至少一圈的内环加强箍。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的厌氧池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内环加强箍在其宽度方向上的横截面呈T字形。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的厌氧池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本体上部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的厌氧池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隔舱板、第二隔舱板和入口端以及出口端都设有至少一条加强筋。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的厌氧池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隔舱板、第二隔舱板、检查清理口和入口端以及出口端都设有至少一个加强三角块。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的厌氧池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具有两个检查清理口和三圈内环加强箍,三圈内环加强箍分别设置于进料腔、出料腔以及减压缓冲腔的内表面上的中央,将设置于进料腔的一圈内环加强箍记作前端内环加强箍,将设置于出料腔的一圈内环加强箍记作后端内环加强箍,两个检查清理口分别设置于前端内环加强箍和后端内环加强箍的上方。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的厌氧池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本体是由厚度为10mm的PVE板材双面焊接而成的直径为1300mm的中空圆柱体,入口管和出口管都是由PP管焊接而成的管体,该管体的直径为200mm,中间管是由PP管材焊接而成的呈倒L字型的管体,该管体的直径为200mm,输送管的直径为200mm,检查清理口垂直于所述本体的顶部,直径为500mm。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的厌氧池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加强筋为长条形,且宽度为80mm,厚度为10mm。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对污水进行厌氧发酵处理的厌氧池,该厌氧池是一种具有上述任一项特征的厌氧池。
发明作用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士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卫士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53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