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轻非水相液态污染物扩散的实时自动监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5054.0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3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贾永刚;潘玉英;单红仙;郭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8 | 分类号: | G01N27/08;G01N27/1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张中南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轻非水相 液态 污染物 扩散 实时 自动 监测 方法 系统 | ||
1.地下轻非水相液体污染物扩散的实时自动监测方法,包括:
1)根据模拟预测或常规地下水水样监测以确定监测地区的可疑污染源区域以及可疑污染源的监测点位;并获取监测地区的特征LNAPLs污染物;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选取各个监测点位的现场地下水和土壤样品,进行电阻率探测污染运移模拟监测,验证对该监测点位的适用性,若该监测点位的土壤含水率大于5%则具有适应性,并获得特征LNAPLs污染在各个具有适应性的监测点位发生后的电阻率变化范围E i,i∈M,M为具有适应性的监测点位的数量。
3)根据监测点位的地下水的深度变化范围,选取电阻率监测装置的探杆长度;根据所需的探测精度选取电阻率探杆上电极环的间距;
4)根据地下水流方向,在可疑污染源区内存在待监测地下水的监测点位贯入一套电阻率监测装置,作为第一监测点位,在距离该套监测装置400~600m范围内的位于地下水上游和下游的监测点位分别至少贯入一套电阻率监测装置;并使电阻率监测装置的GPRS天线伸出地面;
在地下水流方向两侧且距第一监测点位200~300m的位置分别至少贯入一套电阻率监测装置;
5)设置采集参数,包括选择开启用于监测的电阻率监测装置,及其采集频率和用于采集的电极环数目;对现场的电阻率情况进行实时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电阻率上传服务器;
6)探测装置埋设后,将测得的区域未污染时的数据作为背景值,实时传输回来的数据通过和背景值对比,若电阻率达到某个监测点位Ej的下限,即当所接收的电阻率变化率εj∈Ej时,则自动识别为出现LNAPLs污染,同时进行报警,并将报警短信发送至指定客户,其中,j∈N,N为电阻率监测装置的数量,εj表示第j个电阻率监测装置测得的电阻率变化值。
7)系统识别出现LNAPLs污染后,绘制各监测点的电阻率曲线并保存;
8)分析污染后某时刻的电阻率曲线,得到LNAPLs运移前锋所到达位置,以及监测点位的LNAPLs污染深度范围,称之为峰值带,综合各监测点位运移前锋位置,从而得到实时三维空间污染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特征LNAPLs污染在某监测点位发生后的电阻率变化范围E的确定方法如下:
取监测点位现场未污染土样和地下水样,利用已获得的特征LNAPLs污染物,确定监测点位受到该特征LNAPLs污染时电阻率变化率数值范围,当污染物浓度超过国家标准规定最低限值时界定为土壤受到污染,当土体污染物达到饱和状态时为污染上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4)中对于粘性土采用螺旋钻头回转钻入,对于粉土和砂土采用锥形钻头锤击钻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4)是以如下方法代替:
首先,在监测区域内的地下水的正上方挖掘一个竖井,使该竖井与地下水相通,将该竖井作为地下水监测井;然后在该监测井中悬挂一套电阻率监测装置;在距离该监测井400~600m范围内的位于地下水上游和下游的监测点位分别至少贯入一套电阻率监测装置;并使电阻率监测装置的GPRS天线伸出地面;井中的探杆长度应保证其探入水面以下至少20cm;且在地下水流方向两侧且距该监测井200~300m的位置分别至少贯入一套电阻率监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50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貂新型产床
- 下一篇:螺旋微调眼镜架式对称纹眉定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