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远程安全监控仪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5015.0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9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会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8C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智能 远程 安全 监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控制及登记表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远程安全监控仪。
背景技术
传统监控设备大多采用闭路有线监控系统,或者将视频等文件拍摄,等到需要时进行调用。该系统明显的滞后性,不能采集和传输数据。同时,系统布线相对复杂,应用成本较高的特点,也使得该类监控设备普及率较低。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双向控制和数据传输成为远程控制系统的关键。利用GSM通讯模块TC35i实现远程数据采集的应用系统比较普遍,如厦门敏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采用TC35i模块支持V3加密卡的处理方法(发明人:张卫海,申请号:CN200910111825.X),河南新天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短信方式的远传水表采集器(申请人:费战波,申请号:CN200920090979.0),利用TC35i模块进行远程水表信息采集。这类基于TC35i模块的产品都用到了该模块短信传输的功能,但对于一种面向物联网的集远程监控、远程控制和数据采集为一体的系统德研究,目前还是一片空白。
而本发明有效弥补了传统监控设备滞后性、单向性等缺陷,充分利用了手机网络普及这一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速发展的物联网的需要,设计简单、功能实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了一种基于GSM网络的集远程控制、数据传输为一体的远程监控方案,主要由MCU(单片机,STC89C516RD+)、GSM模块(TC3i 模块)、语音报警模块等部分组成,配以液晶显示屏、矩阵键盘、继电器等外围输入输出设备,实现了远程控制、监控报警、数据传输等功能;整个系统采用太阳能进行供电。 1. 开创监控系统设计新思路系统设计开创了以MCU为中心,GSM网络和无线传感网络为纽带,多种传感器布局的物联网设计方案;同时系统能实现人机双向通信(包括监视、监测和远程控制)。
2. 灵活多变移植性强的功能系统可实现多点传感探测和多指令源控制,摆脱了传统系统人机一一对应的局限性,使用和操作灵活方便;同时系统可移植性强,稍作修改即可应用于多种人机交互的场合(如仓库监控、煤矿安全监控、环境质量监测等)。
3. 科学可靠的设计方案系统设计采用双无线设计方案,近程采用无线传感网络采集信号,远程采用GSM网络接收指令,远近皆宜,传输方便可靠;同时系统结构小巧、功耗低,且采用太阳能充电器供电,节能环保。
关键技术:
1. 信号的采集和处理。监控和报警的基础是信号采集,以及信号采集后怎样被MCU感知进而实现相应处理,另外,如何保证采集信号的及时性、准确性、灵敏度等;
2. 实现指令信号和相应操作之间的转换。本系统需要用到手机模块拨打电话和发送短信功能,怎样将相应信息传送给手机模块使之实现相应功能;
3. 根据用户短信指令实现相应功能,即如何解读用户的短信内容并根据内容实现相应操作和功能;
4. 定量报警信息的自动编写,即如何使模块定量采集和传输温湿度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本发明主要由MCU(单片机,STC89C516RD+)、GSM模块(TC3i模块)、语音报警模块等部分组成,配以液晶显示屏、矩阵键盘、继电器等外围输入输出设备,实现了远程控制、监控报警、数据传输等功能;整个系统采用太阳能进行供电。
利用TC35i发送短信的功能实现数据传递,并将数据传递的报警信息定量化;同时利用该模块接收短信的功能实现远程控制,并将其与数据采集和信息反馈联系起来。
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后,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给MCU,MCU判断信号源类型,并通过TC35i模块以发送短信、拨打电话的方式进行报警;当TC35i模块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控制短信时,触发单片机进入串行口中断,读取短信并进行相关操作(如采集信号、控制电话报警、开启现场报警功能、控制继电器等)。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会,未经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50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把持器、持针器和配件
- 下一篇:一种山葡萄清热解毒酒及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