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输基座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14907.9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9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苏朝达;黎世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02 | 分类号: | H04L12/02;H04L1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基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输基座,尤其涉及一种可同时输出电源以及传输信号的传输基座。
背景技术
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日,网络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必须工具。为了符合各种不同规格、种类的网络连线方式,各种网络装置例如无线网络基地台(wireless access point,wireless AP)、微型蜂巢式基地台(Femtocell AP)等应运而生。然而,当使用者同时使用多个网络装置时,各种不同的网络装置都必须以电源线连接到各自的电源供应器,再分别以网络线连接到网络集线器。如此,使用者必须为各个网络装置分别添购电源供应器、电源线以及网络线,增加使用者使用上述网络装置的成本。此外,对于使用者来说,多个电源供应器会占用过多的空间,且多条网络线以及多条电源线也有整理不便的困扰。为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更为简便的整合方式,藉以让使用者省去同时使用多个网络装置时所遭遇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输基座,其整合一电源供应器以及一网络集线器。
本发明的传输基座,适于供应电源到一或多个网络装置且传输信号至前述的网络装置。传输基座包括一壳体、一网络集线器以及一电源供应器。壳体围绕出一容置空间且具有一承载面,其中网络装置配置在承载面上。网络集线器配置在壳体内,并传收多数个传输信号。网络集线器包括多个信号传输埠,以分别传收传输信号至各网络装置。电源供应器配置在壳体内并产生多数个输出电源及操作电源,电源供应器供应操作电源至网络集线器,电源供应器包括多个电源输出埠,以分别供应输出电源至各网络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源供应器还产生一扩充输出电源,且网络集线器还传收一扩充传输信号,以使该传输基座供应扩充输出电源以及传输扩充传输信号至另一传输基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还包括一卡合结构,该传输基座适于经由该卡合结构卡合于另一传输基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传输基座还包括一电路板以及一扩充连结器。电路板配置于容置空间内,网络集线器及电源供应器配置在电路板上。扩充连结器配置在壳体的一第一侧面且耦接电路板,其中扩充连结器接收电源供应器所提供的扩充输出电源以及网络集线器所提供的扩充传输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包括多个连接开口,位在壳体的一第二侧面,且这些连接开口分别提供信号传输埠以及电源输出埠,其中第二侧面不同于前述的第一侧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网络集线器包括多条网络线,各网络线穿过相应的连接开口以连接相应的信号传输埠以及相应的网络装置,且电源供应器包括多条电源线,各电源线穿过相应的连接开口以连接相应的电源输出埠以及相应的网络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电源线的一端连接于相应的电源输出埠,各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于一电源插头或一通用序列汇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连接插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包括多个容置槽,配置在壳体的第二侧面,其中各网络线及各电源线分别收纳在相应的容置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包括多个侧盖,枢接于壳体且覆盖于相应的容置槽,其中连接开口分别配置在相应的侧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还包括一承靠部,承靠部接触承载面,前述的至少一网络装置承靠于承靠部。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传输基座的电源供应器可供应操作电源至网络集线器,且供应输出电源至各网络装置。并且,电源供应器与网络集线器整合在传输基座中,使用者通过一个传输基座便可供应电源至多个网络装置以及传收信号于多个网络装置。此外,将电源供应器与网络集线器整合在传输基座中,更具备节省空间的优点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传输基座的方块图。
图2是图1的传输基座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传输基座连接于另一传输基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2的传输基座的爆炸图。
符号说明:
50、50-1、50-2、50-3、50-N:网络装置
100、100a:传输基座
110:壳体
110a:承载面
110b:第一侧面
110c:第二侧面
111:连接开口
112:容置槽
113:侧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49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围板箱的焊接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电热管引出棒与接线端子的点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