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置圆管环和环箍的免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4318.0 | 申请日: | 2013-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1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全解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解生 |
主分类号: | B60B7/00 | 分类号: | B60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圆管 充气 轮胎 | ||
技术领域
发明是关于内置圆管环和环箍的免充气轮胎的发明。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免充气轮胎的第一大缺陷是轮胎箍不紧轮圈,导致轮胎从轮圈脱离和相对轮圈滑动,不适宜用于高速,亦不适于重载行驶,第二大缺陷是轮胎是发泡的,受压后泡孔永久性变小而致使轮胎凹塌,导致轮胎的触地面不均和增大,整车行驶抖动和滚动阻力增大。
发明内容
内置圆环管和箍环的免充气轮胎,包含连体外胎,至少三个两外侧壁连着反向柱的连柱筒等间隔的套在一个圆管环的管面上且连柱筒的反向柱皆平行于圆管环的转轴,连同至少一个弹性箍环置于两瓣式模具的模腔内,模腔的横截面下部以上腔壁呈Ω圆周,下部壁面设置至少三组等间隔的、两两相向的、长向垂直于Ω圆环转轴的撑环组,撑环组至少有一同向的端头有槽,圆管环中环线与模腔Ω横截面所呈圆环的重合,各弹性箍环分别嵌入各同向撑环柱的槽内,使各撑环柱、诸连柱筒绕圆管环转轴所呈的最大圆环、最小圆环重合,向腔体灌注液胶态高分子材料成形连体外胎即制成本轮胎。
发明益处:本轮胎中,连柱筒的相向柱不但便于圆管环的两侧向之快捷定位还将外露至轮胎两侧的撑柱最小化,撑环柱的槽不但便于箍环的快速安装还能对圆管环的环向做精准定位,箍环不但能箍紧轮胎于轮圈还内增加底环层的弹性,圆管环不但能提高弹性还能减少用料、降低内部温升,单体钢线环、复合环皆能提高承载和弹性。
附图说明
图1示轮胎基本件置于两瓣模的平剖;图2.1示闭合连柱筒正视;图2.2示闭合连柱筒侧视;图2.3示连开缝柱筒正视;图2.4示开缝连柱筒侧视;图2.5示开口连柱筒正视;图2.6示开口连柱筒侧视;图3.1示模腔及单槽撑环柱组;图3.2示模腔及双槽撑环柱组;图4.1示弹簧箍环;图4.2示弹管箍环平剖;图5示一个弹簧箍环和闭合连柱筒的轮胎横截面;图6示一个弹簧箍环和开口连柱筒的轮胎横截面;图7示一个弹簧箍环两个单体钢线环和开缝连柱筒的轮胎横截面;图8示一个弹簧箍环两个单体钢线环和开口连柱筒的轮胎横截面;图9示一个弹管箍环和本料复合环和开口连柱筒的轮胎横截面;图10示一个弹管箍环和本料复合环和开缝连柱筒的轮胎横截面;图11示一个弹管箍环和帘布复合环和开缝连柱筒的轮胎横截面;图12示两个弹簧箍环和钢线复合环和闭合连柱筒的轮胎横截面;图13示两个弹管箍环和帘布钢线复合环和闭合连柱筒的轮胎横截面。
图1至图13中:闭合连柱筒-11、开缝连柱筒-12、开口连柱筒-13、圆管环-2、弹簧箍环-31、弹管箍环-32、模腔-4、单槽撑环柱组-51、双槽撑环柱组-52、外胎-6、钢线环-70、本料复合环-71、帘布复合环-72、钢线复合环-73、帘布钢线复合环-7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按是否置有单体钢线环、复合环划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解生,未经全解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43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按键模块及其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胶印微波增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