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复合微织构缸套内表面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3106.0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1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冯爱新;卢轶;薛伟;王瑞延;顾永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6/00 | 分类号: | B23K26/00;B23K26/06;B23K26/14;B23K26/18;B23K26/42;C21D1/0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李雪芳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复合 微织构缸套内 表面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激光复合微织构缸套内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飞秒激光器在缸套内表面加工出所需要的微观几何形貌;
(2)利用纳秒激光器对经步骤(1)加工后的微观形貌区域进行激光冲击波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复合微织构缸套内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加工的具体过程为:
(1.1)飞秒激光器产生激光束,激光束Ⅱ在导光筒的引导下被导入到缸套内表面,对缸套内表面进行激光微织构;
(1.2)每当打完一个微凹坑后,控制工作台使工件夹具旋转一定角度继续打下一个微凹坑,直到在缸套内表面打出一圈微凹坑;
(1.3)控制工作台停止旋转,并作进给运动移动一段距离,继续打一圈微凹坑,直至整个缸套内表面加工出所需要的微观几何形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复合微织构缸套内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激光冲击波强化时用水作为约束层,黑漆作为吸收层。
4.一种激光复合微织构缸套内表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微织构光路部分、激光冲击强化光路部分、控制部分和工作台;
激光微织构光路部分包括飞秒激光器、45°全反镜Ⅱ、调节光斑光学镜片Ⅱ和导光筒Ⅱ;飞秒激光器产生的激光束通过45°全反镜Ⅱ反射通过调节光斑光学镜片Ⅱ在导光筒Ⅱ的引导下被导入到缸套内;
激光冲击强化光路部分包括纳秒激光器、45°全反镜I、光斑光学镜片I、导光筒I、喷水装置和喷涂黑漆装置;纳秒激光器产生的激光束通过45°全反镜I反射通过调节光斑光学镜片I,穿过喷水装置喷出的水幕,在导光筒I的引导下被导入到缸套内;
所述控制部分包括第一计算机控制装置和第二计算机控制装置,第一计算机控制装置与飞秒激光器、纳秒激光器和喷涂黑漆装置相连,第二计算机控制装置与喷水装置和工作台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江苏大学,未经温州大学;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31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