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绿盲蝽及中黑盲蝽引诱剂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12932.3 | 申请日: | 2013-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9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凤;吴孔明;张永军;陆宴辉;余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N35/02 | 分类号: | A01N35/02;A01P21/00;A01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陈波 |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绿盲蝽 中黑盲蝽 引诱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昆虫引诱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绿盲蝽及中黑盲蝽引诱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与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ovlev)是严重危害我国农作物的两类重要盲椿象。它们寄主范围广泛,寄主植物包括棉花、豆类、苜蓿、蒿类、花卉、药用植物、十字花科蔬菜等。绿盲蝽与中黑盲蝽的成虫和若虫均危害作物,且其为害性及扩散力极强。
近年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转基因Bt棉花大面积种植后,由于农药喷洒次数和用量都明显减少,间接导致绿盲蝽与中黑盲蝽获得生存空间,种群发生数量剧增。而且,随着绿盲蝽与中黑盲蝽继续向其他寄主迁移,也威胁到了葡萄、苹果树、桃树和梨树的生长,成为多种作物的新虫害。目前农业生产中除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外,化学防治一直是控制绿盲蝽与中黑盲蝽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农药的长期使用必然导致绿盲蝽与中黑盲蝽产生抗药性,迫使农民不断增加用药量来防治害虫,严重威胁农产品及生态环境安全。
植物挥发物在昆虫寄主选择、取食及产卵等行为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植物挥发物设计化合物用于干扰绿盲蝽与中黑盲蝽的行为,可以达到有效防治绿盲蝽与中黑盲蝽的目的。
β-紫罗兰酮与苯甲醛作为植物挥发物已经被国内外众多学者广泛关注,为开发具有良好环境相容性的绿盲蝽与中黑盲蝽控制剂,本发明以β-紫罗兰酮与苯甲醛为先导化合物,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设计合成一类1-取代苯基-5-(β-紫罗酮环)-1,4-二烯-3-酮化合物作为绿盲蝽与中黑盲蝽引诱剂,提供了绿盲蝽与中黑盲蝽引诱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绿盲蝽与中黑盲蝽引诱剂,用于绿盲蝽与中黑盲蝽的综合防治。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绿盲蝽与中黑盲蝽引诱剂的应用方法。
一类绿盲蝽与中黑盲蝽的引诱剂,所述引诱剂为1-取代苯基-5-(β-紫罗酮环)-1,4-二烯3-酮化合物,其结构式为式(Ⅰ),
(Ⅰ)
其中, R为4-H,4-F,4-Cl, 4-Br,4-CH3,4-CH2CH3, 4-OCH3,4-OCH2CH3,4-NO2,3- CH3, 2- O CH3, 3, 4-(CH3)2或 3,4- Cl2。
上述的绿盲蝽与中黑盲蝽引诱剂的应用,将橡胶诱芯中加入0.2-20 mg引诱剂,制备诱芯,并将诱芯固定在船型诱捕器上,然后将船型诱捕器放置与作物顶端平齐,用于诱捕绿盲蝽与中黑盲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以1-取代苯基-5-(β-紫罗酮环)-1,4-二烯3-酮化合物作为绿盲蝽与中黑盲蝽引诱剂,其制备和应用方法简单,具有高效、廉价、无公害诱杀的优越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取代苯基-5-(β-紫罗酮环)-1,4-二烯-3-酮化合物的制备
将β-紫罗兰酮(0.88 g,4.6 mmol)、取代苯甲醛(6.0 mmol)及乙醇(10 mL)加入到50 mL圆底烧瓶,搅拌,缓慢滴加15 mL氢氧化钠水溶液(1.0 mol/L),室温反应5小时。反应结束,用10%盐酸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至7.0。乙醚萃取,合并有机相,浓缩,经柱层析分离[V(石油醚)/V(乙酸乙酯)=13:1-25:1] 得1-取代苯基-5-(β-紫罗酮环)-1,4-二烯-3-酮。
实施例2
绿盲蝽与中黑盲蝽引诱剂诱芯的制备方法
将实施例1中制备的1-取代苯基-5-(β-紫罗酮环)-1,4-二烯-3-酮化合物溶解于二氯甲烷,取溶液加入到橡胶诱芯(每一个橡胶诱芯含药量0.2-20 mg),待溶剂挥发完毕再加入洁净二氯甲烷,使药物成分充分渗入橡胶。待溶剂再次挥发完毕,将诱芯用锡箔纸包裹,放入自封袋置于-4℃冰箱待用。
实施例3
绿盲蝽与中黑盲蝽引诱剂的应用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29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气连接杆和钢线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型绳锯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A01N 人体、动植物体或其局部的保存
A01N35-00 含有机化合物的杀生剂、害虫驱避剂或引诱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该有机化合物包含带有两个连于杂原子的键的碳原子,其中至多1个键连于卤素,例如醛基
A01N35-02 .含有脂族键合的醛或酮基,或其硫代类似物;其衍生物,例如缩醛
A01N35-04 .含有直接连在芳环系的醛或酮基,或其硫代类似物,例如苯乙酮;其衍生物,例如缩醛
A01N35-06 .含有酮基或硫酮基作为环的一部分,例如环己酮、醌;其衍生物,例如缩酮
A01N35-08 .至少1个键合杂原子的键是连在氮上
A01N35-10 ..含有碳氮双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