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12645.2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6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华;尚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2F1/1335;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尤其涉及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液晶显示技术已广泛应用。一般将驱动信号分成不同台阶的信号,通过不同台阶的信号产生不同的能量来驱动液晶分子,进而使得像素表现出灰阶的效果。灰阶代表了一个像素由最暗到最亮之间不同亮度的层次,层次越多,能够呈现的画面效果也就越细腻。
要使得呈现的画面效果更为细腻,就要使得驱动信号分成更多的台阶,产生更为精密的能量来驱动液晶分子,使得液晶分子表现出更多的灰阶。
要产生更多的灰阶,可以通过使得加于液晶层的驱动信号分成更多的台阶,或使得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更加精细来实现。但是,这两方面的技术需要对液晶层的驱动电路或液晶材料进行改进,都不易实现。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现有的驱动信号技术和液晶材料技术产生更多灰阶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能够增加像素的灰阶数,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背光模块、下偏光片、上偏光片和位于下偏光片和上偏光片之间的第一液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
位于所述下偏光片和上偏光片之间的至少一层第二液晶层;
以及用于驱动至少一层第二液晶层的至少一个驱动电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第一方面的液晶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背光模块、下偏光片、上偏光片、位于下偏光片和上偏光片之间的第一液晶层、和位于所述下偏光片和上偏光片之间的至少一层第二液晶层,以及用于驱动至少一层第二液晶层的至少一个驱动电路。通过所述第二液晶层,增加了灰阶数,提高了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背光模块10、下偏光片11、上偏光片12、位于下偏光片和上偏光片之间的第一液晶层13、和位于所述下偏光片和上偏光片之间的至少一层第二液晶层14。图1中的省略号表示多层第二液晶层。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用于驱动至少一层第二液晶层的至少一个驱动电路。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中,与下偏光片11相邻的液晶层之间的曲线表示玻璃基板、彩膜、黑矩阵和驱动电路等其他层,与上偏光片12相邻的液晶层之间的曲线表示玻璃基板等其他层。由于以上的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现有技术中,液晶调制是通过驱动电路产生的不同等级的驱动信号,使得液晶分子旋转不同的角度,进而使得透过液晶层的光旋转不同的角度,来对透过液晶显示面板的光进行液晶调制,使得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显示不同的灰阶。由于驱动电路产生的驱动信号的级数是固定的,因此,液晶显示面板使得透过液晶显示面板的光能够旋转的角度序列是确定的,继而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能够显示的灰阶数也是确定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26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