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独立围护体及其制造和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2527.1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2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宏宇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56;E04B2/88;E04C2/38;E04B1/684;E04B1/76;E04B1/80;E04G21/04;E04G23/02;B32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叶民生 |
地址: | 10004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独立 围护 及其 制造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外围护体及其制造和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外围护体,是建筑物上的重要设施;直接关系到建筑综合性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美、城市美和环境美。建筑围护体,是建筑外表体现,与外部环境密切关联,要长期经受自然环境的风、晒、热、冻、冰、霜、雨、雪、灰、尘、腐、蚀,直接涉及到建筑的使用、维护、维修、保养、改造、更换、回收等未来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施工安全、结构安全、围护安全、使用安全和维修安全;都需要建筑围护体具有耐久的、稳定的、安全的建造性能、使用性能、维修性能;建筑围护体承载着建筑装饰和效果,直接体现建筑品质,要求更高的成品精度和质量;建筑围护体作为房屋建造的最后工序,由多种装饰材料密切组合,需要在高危环境下作业;建筑围护体是建筑内外环境的分界线,也是建筑能耗、噪声污染、空气污染、风雨侵蚀、冻融侵蚀的主要通道。
建筑围护体涉及到各种复杂技术性能指标,包括强度、节能、隔音、防火、防水、防潮、密封、热容、蓄热、冻融、装饰等等。由于多种性能要求,一般都有多种材料、部品组合构成,其中主要包括墙体、门窗、保温、装饰材料,以及为实现围护添加的各种辅助材料,其中包括连接材料、防水材料、防火材料;材料、部品组合关系更复杂,工艺、工序构成关系更复杂。
伴随高层建筑的普及,建筑围护体更涉及到复杂关系,包括围护与建筑的关系,围护与结构的关系,围护与节能的关系,墙体与门窗的关系,围护与防水的关系,围护与外装饰和内装饰的关系、建造与维修的关系等等。
由于各种复杂组合关系,建筑围护体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矛盾,如:围护与结构的矛盾,强度与重量的矛盾,保温与隔音和质量的矛盾,节能与防火的矛盾,保温与隔热的矛盾,有机和无机的矛盾,轻质与连接的矛盾,围护与装饰的矛盾,建造与维护的矛盾,手工与品质的矛盾,轻质与耐久的矛盾,安装与密封的矛盾,建造与维修、维护、保养、改造、回收的矛盾,等等。
我国目前的建筑,除了玻璃幕墙围护体外,尚未形成完善的建筑独立围护体系。建筑围护的构成既有结构构成部分、也有填充墙构成部分,而门窗、装饰、保温只是这些围护墙或围护结构的附着或附加工序;多种围护构成技术尤其结构、墙体、门窗、装饰、保温,相互脱离、互不衔接、勉强拼凑、未成整体,更未形成独立围护的产品;一旦破旧无法维修;围护的技术做法大多延续了以往砖混结构以承重墙体直接做围护体系的做法,单一性能围护材料、大多以砖、板、浆、块等松散、零碎材料的拼凑组合、“砌、抹、涂、刷、堵”;随着“墙改”和“保温”,发展到“砌筑+抹灰+保温+装饰”的做法;
当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越来越普及以后,仅仅在结构计算上把“承重墙”变成“填充墙”,又把红砖墙变成轻砖墙、或轻板墙,再在墙体外“黏贴保温板”;采用的材料还是“砖块”、“砂浆”,采取的工艺还是手工在高空的“砌”、“抹”、“贴”、“粘”、“锯”、“割”、“刷”、“腻”,工序越来越繁杂,围护体成品工序甚至多达20道;墙体虽越来越轻,但也越来越弱,都没有改变手工作业本质。由此造成建筑围护体层次多、表面脆弱、内部软瓤空心、结合弱、强度低,并带来更严重、更复杂的围护和结构问题。
一、结构安全问题
1、以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结构为主的多、高层建筑结构有严格理论计算模型;具有随机强度的围护墙体随机填充在结构体内部,尤其高层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形成巨大的附加刚度,严重改变了结构的计算模型;而围护墙体的破坏部位和形态难以控制,会直接造成结构体的扭曲、扭转,对主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的影响巨大。
2、各种“轻质”砌块和“轻质墙板”、“夹心墙板”与结构连接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软弱、松散,直接关系建筑安全和抗震性。
3、墙体自身容易丧失强度而破坏、更容易产生变形和裂缝。
4、高层建筑结构体的外露也严重影响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
5、围护施工或改造也造成对结构体的破损。
二、围护裂缝问题
1、简单填充的砌筑墙体或预制墙板,与主体结构之间形成分割缝,二者之间的变形难以协调,难免造成结构内力和围护结构裂缝;
2、土建施工精度难保装饰精度要求,附加厚重抹灰层难以拟补,而由于抹灰基层脆弱、构造复杂,与抹灰结合不牢、负担过重、抹灰层极易裂缝和脱落。
3、温度裂缝问题难以控制。
三、工程设计问题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关系复杂,相互干扰,难以协调;既难形成可靠的结构模型、也难以形成灵活的建筑模型。
四、门窗安装问题
轻质墙体,门窗固定、密封和变形、裂缝都很难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宏宇,未经朱宏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25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