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弱毒CH60株及其弱毒活疫苗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1872.3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3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程安春;汪铭书;朱德康;陈孝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A61K39/29;A61P31/14;C12R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毒性肝炎 病毒 ch60 及其 弱毒活 疫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弱毒CH60株及其弱毒活疫苗。
背景技术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 ,DVH) 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 DHV)感染雏鸭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具有发病急、传播迅速、病程短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死前发生痉挛,头向背部后仰,呈“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主要为剖检可见肝脏肿大和大量的出血性斑点,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 DHV)有三个血清型,即1、2和3型。1型鸭肝炎病毒(DHV-1),又称鸭甲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 DHAV),目前发现有三种基因型,即:DHAV-1、DHAV-2和DHAV-3,均属于小RNA病毒科禽肝病毒属,全球性分布。血清1型鸭肝炎病毒是目前我国流行的主要鸭肝炎病毒。
由于鸭病毒性肝炎对雏鸭的发病率、致死率很高且传播快,极易对养鸭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预防本病的首要方法是接种鸭病毒性肝炎疫苗,目前主要有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两种。灭活苗是把鸭病毒性肝炎强毒或弱毒经甲醛等灭活后加入不同类型的佐剂混匀后制得,但其免疫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且需要多次免疫才能有较好效果,从而影响其临床使用。弱毒疫苗是将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在鸡胚上连续传代使其失去了对鸭的致病力但保持了良好的免疫原性。弱毒苗的免疫效果比灭活苗好,产生免疫力快,但研制成本比灭活高、研制周期长。
DHV可在鸡胚上经连续传代变得对鸡胚适应而失去了对雏鸭的致病力但保持了良好的免疫原性。病毒在鸡胚上所传代次多少,直接关系着弱毒株作为疫苗株的品质。传代次数过少,其对雏鸭仍有致病力;传代次数过多,又影响其免疫原性。因此能够作为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的候选毒株既要有良好的安全性又要有良好免疫原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株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弱毒CH60株及其弱毒活疫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弱毒CH60株,保藏于中国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V201248。
所述的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弱毒CH60株制备的弱毒活疫苗。
本发明提供的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弱毒CH60株作为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的毒株,既有良好的安全性,又有良好免疫原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弱毒CH60株培育
1.试验设计
选分离的CH毒株,在9日龄鸡胚连传,每代10枚胚,并观察每一代鸡胚胚体病变情况、死亡时间及死亡率。从F60-F85代测定各代的ELD50和各代毒株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直至获得符合生产用的毒种。
2.生物安全事项
试验室设有生物安全柜、无菌操作室、废弃污物高压灭菌消毒柜。
3.材料
3.1 毒株 DHV CH株
由四川农业大学于1990年在四川省某发生鸭病毒性肝炎鸭场的发病雏鸭分离鉴定,为血清1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3.2 SPF鸡种蛋
山东SPAFAS购进。
3.3 1日龄易感雏鸭
上一代种鸭经过ELISA检测,保证后代仔鸭无DVH母源抗体。
4.试验方法
4.1 病毒致弱
选CH毒株,在9日龄SPF鸡胚连传60代,每代10枚胚,并观察每一代SPF鸡胚胚体病变情况、死亡时间及死亡率。
4.2 对鸡胚的ELD50测定:
从F60-F85代,将胚体毒作10倍系列稀释,取10-5、10-6、10-7、10-8 4个稀释度的病毒接种9日龄SPF鸡胚,每胚0.2ml,每个稀释度接种10枚鸡胚,一组接种PBS作对照,置37℃温箱中观察96h,24h内的死胚弃去。记录鸡胚死亡情况,测定DHV(CH株)弱毒的毒价。
4.3 CH60株安全性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18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