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柿饼状形貌的钨酸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1699.7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1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娜;胡梦圆;郭雪静;刘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南开大学附属中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31 | 分类号: | B01J23/31;B01J3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柿饼 形貌 钨酸铋 光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钨酸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技术,特别是一种柿饼状形貌的钨酸铋(Bi2WO6)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催化技术由于具有可利用太阳光、易操作、清洁环保等优点,在降解各种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上优势明显。因此该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钨酸铋(Bi2WO6)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光化学性能,能够高效降解各种污染物,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催化剂,钨酸铋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因此很多课题组对钨酸铋(Bi2WO6)进行了大量的研究。TF Xie等以钨酸钠和硝酸铋为原料,水和乙二醇为溶剂合成出了线团状的钨酸铋光催化剂(CrystEngComm,2011,13,4053),XTHuang等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模板剂,钨酸钠和硝酸铋为原料,通过氨水来调节pH制备了八面体状的钨酸铋光催化材料(Nanoscale Res Lett(2008)3:365–371)。SY Fu课题组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模板剂,钨酸钠和硝酸铋为前驱体,将硝酸铋溶解在乙醇/乙二醇/水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制得中空球状的钨酸铋粉末(Dalton Trans.,2010,39,3426–3432)。WZ Wang等利用乙二醇作为回流系统的回流剂,以胶态碳为模板剂,钨酸钠和硝酸铋为前驱体,可制备纳米笼状的钨酸铋光催化材料(Crystal Growth&Design,Vol.9,No.2,2009)。
用丙三醇为溶剂合成特定形貌-柿饼状的钨酸铋光催化剂未见报道,对于不同的酸根离子对于钨酸铋形貌的影响的研究也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分析,提供一种柿饼状形貌的钨酸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且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柿饼状形貌的钨酸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Bi(NO3)3·5H2O均匀分散到丙三醇中,得到Bi(NO3)3·5H2O丙三醇溶液;
2)将Na2WO4·2H2O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得到透明的Na2WO4·2H2O溶液;
3)强力搅拌下,将Na2WO4·2H2O溶液逐滴加入到Bi(NO3)3·5H2O丙三醇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硫酸钠(Na2SO4),继续搅拌30min,得到混合液;
4)将上述混合液转移至以聚四氟乙烯为内胆的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在180oC水热条件下恒温反应24h,生成浅黄色沉淀物;
5)将水热反应后得到的浅黄色沉淀物,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2-3次,自然风干后,即可制得柿饼状形貌的Bi2WO6光催化剂。
所述Bi(NO3)3·5H2O丙三醇溶液中,Bi(NO3)3·5H2O与丙三醇的用量比为0.485g/10mL。
所述Na2WO4·2H2O溶液的浓度为0.05mol/L。
所述混合液中Bi与W的元素比为2:1。
所述钨酸钠与硫酸钠的质量比为1.65:1。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以丙三醇和水作为溶剂,钨酸钠和硝酸铋作为前驱体,加入硫酸钠,用水热法合成具有柿饼状形貌的钨酸铋光催化剂,该光催化剂易于从反应体系中分离,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且在可见光处有响应,可用于可见光下催化降解各类有机污染物;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温和且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合成方案制备的Bi2WO6光催化剂的XRD图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南开大学附属中学,未经南开大学;南开大学附属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16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