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真空管采暖通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1390.8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2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于国清;陈剑波;刘丽霞;蔡强;唐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5/00 | 分类号: | F24D15/00;F24F7/00;F24J2/05;F24J2/24;E04D1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一体化 太阳能 真空管 采暖 通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采暖通风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真空管采暖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紧张以及环境污染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节能减排及新能源开发利用已经十分紧迫。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对其开发利用是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室内舒适度的一个重要途径。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一直受到世界各国关注,开发了多种太阳能利用形式,如直接受益式、集热蓄热墙式等。
直接收益式通常需要较大的南向开窗面积,是太阳能热利用的较好方式,其不足是窗户的传热系数远大于墙体,因此热损失较大,在没有太阳辐射的夜间或者阴雨天尤为明显。集热蓄热墙的原理和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相似,一般由集热板、蓄热墙和透明玻璃盖板组成,它的优点是具有一定的蓄热能力,其缺点是集热板向外的热损失较大,太阳能的有效利用率较低。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本身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平板集热器相比,真空管集热器在冬季的热效率更高,但真空管集热器在与建筑一体化方面,远不如平板集热器方便,目前的应用案例主要是在外观上与建筑一体化,没有充分利用真空管的良好保温性能为建筑保温隔热服务。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技术,使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器与建筑彻底一体化,使之成为建筑构件的一部分,不但能够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而且具有采暖通风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真空管采暖通风装置,用于克服现有太阳能集热蓄热墙保温、隔热性能较差,通风方式不够灵活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真空管采暖通风装置,包括背部保温板、建筑结构层、真空集热管,其特点是:真空集热管为直通型全玻璃太阳能真空集热管,若干个真空集热管无空隙紧密排布,背面设有背部保温板,并嵌入建筑结构层中,真空集热管的内腔作为空气的加热通道,其下方设置进风通道,进风通道的一端设置通向室外的可启闭的新风口,另一端设置通向室内的可启闭的回风口;真空集热管的上方设置出风通道,出风通道的一端设置通向室外的可启闭的排风口,另一端设置通向室内的可启闭的送风口。
背部保温板朝向室外一侧设有并排的半圆形凹槽,凹槽的直径以及相邻凹槽的中心距等于真空集热管的外径,凹槽内嵌入真空集热管。进风通道内设置可以沿着进风通道滑动的可移动挡板。新风口后面设置新风过滤网。真空集热管的外面设置遮阳卷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 将无间隙紧密排布的直通型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固定在设有半圆形凹槽的背部保温板上,充分利用了真空管的良好保温性能进行建筑的保温和隔热,很好的实现了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与建筑的一体化。
2、 太阳能真空管采暖通风建筑一体化装置开有新风口、回风口、送风口、排风口,可根据季节以及用户的需求来进行各个风口的启闭,进行供暖和通风,灵活性强。
3、 进风通道设有可移动挡板,可以灵活调节室内回风与新风的比例,并能有效防止混合模式时新风直接进入室内或者回风直接流向室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右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真空管采暖通风装置,包括回风口1、新风口2、背部保温板3、建筑结构层4、真空集热管5、遮阳卷帘6、送风口7、排风口8、可移动挡板10、新风过滤网11、进风通道12、出风通道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13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宽集装箱的运输架
- 下一篇:橄榄油密封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