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面板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1257.2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6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翁嘉信;罗伟仁;胡宪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低电压驱动、低消耗功率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故已广泛的应用于可携式电视、移动电话、摄录放影机、笔记型电脑、以及桌上型显示器等消费性电子或电脑产品中,成为显示器的主流。
液晶显示器主要是由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彩色滤光片基板及设置于两者之间的液晶分子层所构成。由于液晶分子层的厚度及均匀性会影响显示器的特性,如显示速度、视角、明亮度及对比度等,因此在两基板间需要间隔物来维持一定的间距。又随着触控式屏幕的发展,液晶显示屏幕受到外力挤压的状况越来越频繁,为了维持两基板之间的距离,便有人提出了在彩色滤光片基板上设置有高度不同的突起结构,使得当封合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彩色滤光片基板时,仅有部分的突起结构接触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另一部分的突起结构不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接触,藉以在液晶显示面板受到外力挤压时提供进一步的支撑力与缓冲力。
然而不同的产品均有其各自的规格考量,此种改变突起结构的高度的做法将会增加开发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用以降低产品开发的复杂度。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含彩色滤光基板以及阵列基板。其中彩色滤光基板包含多个第一间隙子与多个第二间隙子。阵列基板包含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设置于薄膜晶体管上的覆膜层、设置于覆膜层上的保护层、设置于覆膜层与保护层之间的共用电极层,以及设置于保护层上的像素电极层。其中像素电极层分别与薄膜晶体管连接。阵列基板面对彩色滤光基板的表面具有对应于第二间隙子的凹槽,第一间隙子接触阵列基板,第二间隙子不接触阵列基板。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保护层的材料为有机光阻材料或无机绝缘保护材料。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覆膜层的材料为有机光阻材料。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覆膜层具有多个凹陷部,保护层为设置于覆膜层上,以通过凹陷部定义出凹槽。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共用电极层包含多个开口,以露出凹陷部。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部分的共用电极层位于凹陷部的表面。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覆膜层的上表面至下基板的距离为一致,保护层具有凹槽。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凹槽还贯通至覆膜层,共用电极层包含多个开口,凹槽位于开口中。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凹槽的深度为0.3μm至1.0μm。
液晶显示面板中第一间隙子与第二间隙子大致具有相同的高度,并通过形成于阵列基板表面的凹槽,使得第二间隙子不与阵列基板接触。如此一来,当液晶显示面板受到外力挤压时,第二间隙子可以接触阵列基板,以提供进一步的支撑力与缓冲力。由于第一间隙子与第二间隙子具有大致相同的高度,故不须变更彩色滤光基板的设计,降低产品开发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绘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绘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绘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绘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第四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5绘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五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6绘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第六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7绘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七实施例的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液晶显示面板 110:彩色滤光基板
112:彩色滤光片 114:遮光区
116:像素区 120:第一间隙子
122:透明导电层 124:透明有机光阻层
130:第二间隙子 140:阵列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12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