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Q值法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1222.9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8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拥权;李梁;张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寰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803 | 分类号: | H04L12/803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负载 均衡 调度 算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集群服务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Q值法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
背景技术
负载均衡是集群服务器中的关键技术,它决定了集群分配器的请求分发策略,并且直接影响着服务器集群系统的整体性能。
集群负载均衡技术主要分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算法。静态算法主要适用于较小规模的、同构的、提供静态网页信息服务的系统;而动态算法适用于大规模的、异构的、提供动态网页信息服务的系统。
早期的负载均衡算法有随机(Random)算法和轮询(Round-Robin)算法,特别是轮询算法采用传统的轮转转发分配方式,计算简单、效率高,应用较广。但这两种算法不考虑后端服务器的差异,不能保证在不同的服务器间达到负载均衡,因此,不适合于异构的集群系统。另外还有基于服务器中当前活跃连接数(正在处理的请求连接)的最小连接数(Least Connections First)算法,选择当前正在处理的请求个数最少的服务器作为转发对象。但活跃请求连接个数并不能完全反映服务器处理负荷上的差异,如处理能力强的服务器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处理更多的请求。此外,还可能在请求量少时将多个请求分配到同一台服务器。
为了适应异构集群系统的需求,出现了加权轮询(Weighted Round-Robin)算法和加权最小连接数(Weighted Least Connections First)算法,通过为不同的服务器配置不同的权值来平衡服务器间的差异,选取合适的转发对象。但随着动态、多媒体网络信息的大量应用,静态的权值信息不能表现动态的负载特征,随着系统运行时间增长,将导致集群负载分布的不平衡。
为了克服静态配置权值信息的缺点,提出了动态计算权值信息的方法。动态计算权值的负载均衡算法有基于轮询的(如WRR_time、WRR_num)和基于活跃连接数的(如Round_Trip、XimtByte)。它们都是通过周期性地获取服务器状态信息,动态地计算出当前每台服务器应具有的权值。权值的计算方法:第一种是用采样周期内每台服务器的平均响应产生时间(以请求转发到达服务器至第一个响应的比特输出为响应产生时间)来计算,如WRR_time(基于WRR)和Round-Trip(基于WLCF);第二种是用采样周期内每台服务器的活跃连接数来计算,如WRR_num(基于WRR);第三种是用采样周期内输出的字节流量来计算,如XimtByte(基于WLCF)。
由上可见,动态计算权值信息的方法,仅仅是对权值的动态计算以反映服务器的负载状况。在动态得到权值信息后,调度算法仍与传统算法类似,在调度算法层面上并没有本质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Q值法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该算法可以结合静态配置权值或动态配置权值的方法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Q值法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其特征在于:将网络中的负载均衡问题与代表名额分配问题相类比,借鉴代表名额分配问题中的Q值法,结合静态或动态权值配置方法以解决网络中的负载均衡问题。
所述的一种基于Q值法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其特征在于:Q值法结合静态权值配置方法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1)通过静态测试,确定网络中各服务器的负载特性;
(2)为利用Q值法,根据步骤(1)所测得的负载特性,计算出对应代表名额分配问题中的参数;
(3)步骤(2)中的参数保存在调度服务器上,当连接请求到达时,利用Q值法将连接请求分配到服务器。
所述的一种基于Q值法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其特征在于:Q值法结合动态权值配置方法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1)通过静态测试,确定网络中各服务器的负载特性;
(2)选择一种动态权值配置方法,周期性对服务器负载状况做采样检查;
(3)对步骤(2)的检查结果做适当变换,计算出对应代表名额分配问题中的参数;
(4)利用步骤(3)中求得的参数,使用Q值法依采样周期中新增连接到达次序,并将连接分配到服务器;重新启动采样周期。
所述的一种基于Q值法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值法是一种基于代表名额分配问题的通用方法。
本发明利用负载均衡问题与代表名额分配问题的相似性,利用Q值法解决负载均衡问题,与传统的wRR、wLCF等简单算法相比,提高了负载调度的均衡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寰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寰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12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