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便携式终端的触摸屏装置、数码设备以及便携式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1165.4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7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白相仁;李旻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罗延红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终端 导光膜 触摸屏装置 发光器件 附着 数码设备 表面安装工艺 区域提供照明 氧化铟锡 制造成本 触摸屏 穿过 输出 | ||
提供了一种用于便携式终端的触摸屏装置、一种数码设备和一种包括该触摸屏装置的便携式终端。用于便携式终端的触摸屏装置包括提供触摸屏特征的氧化铟锡(ITO)膜、附着到ITO膜的一个表面上的导光膜以及附着到ITO膜的一个表面上并且设置在导光膜的一侧中的发光器件,其中,从发光器件输出的光在穿过导光膜的同时为导光膜所附着的区域提供照明,其中,导光膜和发光器件通过表面安装工艺安装在ITO膜上,由此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使得确保更大的能够安装其他部件的空间成为可能,这进而有利于使便携式终端小型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一种便携式终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终端的触摸屏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诸如移动通信终端和便携式多媒体设备的便携式终端典型地包括显示装置和安装在显示装置上的透明窗口构件。
便携式终端允许其用户使用诸如键盘和触控板的单独的输入装置输入信息或者执行各种操作。然而,最近随着用户即使在移动通讯终端上也可以执行诸如访问互联网和多媒体播放的各种功能,在便携式终端的显示装置上实现触摸屏。即,安装具有足够尺寸的显示装置用于访问互联网和多媒体特征,合并到显示装置上的触摸屏特征代替单独的输入装置既用作输入装置也用作输出装置。当前,日益增长的趋势是便携式终端变得更薄更小,而屏幕的显示区域变得更大以增强用户的体验。
尽管实现了触摸屏特征,但是通常在触摸屏的底部提供使用最频繁的主功能键,例如,菜单(Menu)键(菜单调用键)、后退(Back)键(返回到前一屏幕的命令键)和主屏幕(Home)键(用于切换到主屏幕的命令键)。
图1至图5是示出了具有上述主功能键在区域11中设置为彼此相邻的结构的传统触摸屏装置10的图。触摸屏装置10具有通过进行涂覆而形成在窗口构件17的内表面上的边框,并且可以在边框形成的区域中印刷通信运营商或者制造商的标识。通常在区域11的一侧设置键盘区域13,并且在键盘区域13中包括诸如菜单键、后退键和主屏幕键之类的频繁使用的主功能键。
参照图3和图4,作为触控板已知的氧化铟锡(ITO)膜15附着到窗口构件17上,其下设置有为键盘区域13提供照明的基板组件20。基板组件20包括印刷电路板21,在印刷电路板21上发光器件23设置在它们与设置在键盘区域13中的按键对应的相关位置中,基板组件20安装成被容纳在便携式终端的上壳31和下壳33之间。
基板组件20的厚度与显示装置的厚度相近或者大于显示装置的厚度,因此使得在制造工艺中难以确保它的安装空间。另外,如此笨重的组件不利于尽力将便携式设备小型化。再者,需要单独的制造工艺来装配和安装基板组件20,这转而增加了制造成本。
另外,参照图5,当一对外壳以滑动的方式互相结合时,应该在面对屏幕显示方向的面上保证用于结合滑轨的空间35,然而,厚度与显示装置的厚度相近或者大于显示装置的厚度的基板组件20是保证用于结合滑轨的空间35的障碍。因此,当由于便携式终端的厚度限制而将显示装置、滑轨结合空间和基板组件放置在同一平面上时,在扩大显示装置并设置基板组件的位置方面存在许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确保键盘照明装置的安装空间并且有利于便携式终端的小型化的触摸屏装置。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表面安装工艺安装键盘照明装置由此有利于制造成本的降低的触摸屏装置。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又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尽力扩大显示屏的设计中防止受到诸如滑轨的单独结构的干扰的触摸屏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便携式终端的触摸屏装置包括:铟锡氧化物(ITO)膜;导光膜,附着到ITO膜的一个表面上;一个或多个发光器件,附着到ITO膜的一个表面上并且设置在导光膜的一侧中,其中,从发光器件输出的光在穿过导光膜的同时为导光膜所附着的区域提供照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11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