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光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1112.2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9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林晖雄;杨文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S40/22 | 分类号: | H02S4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光模块,特别涉及一种可提高集光比的集光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抬头,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发展纷纷受到重视。其中,由于太阳光线的取得较其他再生能源容易,使得业者纷纷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太阳能发电的发展。
目前,太阳能发电的方法可分成两种,第一种太阳能发电方法是为利用光热转换方式将太阳光所具有的热能转换成电能,第两种太阳能发电方法是为利用光电转换方式将太阳所发出的光能转换成电能。
在多个太阳能电池模块所组成的太阳能电池系统中,以固定角度接受太阳光照射最为普遍。但由于太阳光入射于太阳能电池系统的角度会随着时间与设置地点的经纬度而有所变动,使得太阳能电池系统吸收太阳光的照射量降低,进而使得发电量降低。因此,如何使固定角度接受太阳光照射的太阳能电池系统提升光电转换效率成为相关业者研究与开发的方向之一。
此外,为了提升太阳能电池系统吸收太阳光的照射量,相关业者提出利用追踪模块结合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追日型太阳能电池系统。其中,追踪模块主要包括光感测器及机电伺服机构,感测器用以感测太阳的位置变化,以利用机电伺服机构调整太阳能电池系统面向太阳,进而提升太阳能模块接收太阳光的辐射量。需注意的是,感测器的架设角度需精确地平行太阳能电池系统的垂直角度。再者,感测器直接曝露于外在环境,易受干扰与损坏,使得感测器无法感测出正确的太阳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光模块,可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仅能吸收单一入射方向的光线、结构设计复杂、感测器易受干扰与损坏而造成感测错误的问题,另外还可以减少光电转换电池模块的使用面积,进而有效地降低集光模块的制作成本。
依据本发明所揭露之集光模块的一实施例,集光模块包括一主集光板、一集光组件与一电能产生模块。主集光板包括一主集光面与一出光面。集光组件包括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第一表面的面积大于第二表面的面积。主集光面用以接收一光线,出光面射出主集光面所接收的光线。第一表面接收来自出光面的光线,第二表面将第一表面所接收的光线射出至电能产生模块。电能产生模块将光线的能量转换成一电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所揭露的集光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A为依据图1的主集光板的一实施例侧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B为依据图1的集光组件与电能产生模块的一实施例侧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所揭露的集光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A为依据图3的主集光板的一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B为依据图3的主集光板的一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C为依据图3的主集光板的一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D为依据图3的主集光板的一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E为依据图3的第一集光单元的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F为依据图3的第二集光单元的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A为依据本发明所揭露的集光模块的第三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B为依据图5A的主集光板的一实施例沿I-I’剖视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C为依据图5A的区域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依据本发明所揭露的集光模块的第四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A为依据本发明所揭露的集光模块的第五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B为依据图7A的区域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C为依据本发明所揭露的集光模块的第六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1、12、13、14、42、52出光面
21、22、23、24次集光面
30、34、38、39光线
31、71、73、77、85垂直线
32、45、58法线
40、50、54主集光面
43第六微棱镜结构
44、62、66第一表面
46、64、68第二表面
47拱型集光单元
48、67第三表面
49、69第四表面
63第二微棱镜结构
70、95、96集光单元
75第五微棱镜结构
80、81、82、83第三微棱镜结构
84切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11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