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牙痛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0529.7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6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步新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步新源 |
主分类号: | A61K36/86 | 分类号: | A61K36/86;A61P1/02;A61P29/00;A61P31/00;A61P17/10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马秦锁 |
地址: | 0434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牙痛 口服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治疗牙痛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牙痛是口腔科牙齿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表现为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等。牙痛大多由牙龈炎、牙周炎、蛀牙或折裂牙而导致牙髓(牙神经)感染所引起。牙痛属于牙齿毛病的外在反应,有可能是龋齿、牙髓或犬齿周围的牙龈被感染,前臼齿出现裂痕也会引起牙痛,有时候仅是菜屑卡在牙缝而引起不适。另外,牙痛也可能是由鼻窦炎引发。
中医认为:风热侵袭风火邪毒侵犯,伤及牙体及牙龈肉,邪聚不散,气血滞留,气穴不通,瘀阻脉络而为病。并且,手、足阳明经脉分别为下齿、上齿,大肠、胃腑积热或风邪外袭经络,郁于阳明而化火,火邪循经上炎而发牙痛。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亦可引起牙痛。亦有多食甘酸之物,口齿不洁,垢秽蚀齿而作痛者。因此,牙痛主因是气穴的通畅与否,次之与手足阳明经和肾经有关。牙痛药物治疗,一般情况下常用甲硝唑、芬必得西药等止疼,这类西药治标不治本,而且长期使用有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牙痛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治疗牙痛的口服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何首乌30~120份、蒲公英30~120份、紫花地丁30~120份制成。作为优化,也可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何首乌35份、蒲公英40份、紫花地丁45份制成。
治疗牙痛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将所述重量份数的何首乌、紫花地丁、蒲公英;加入到180~720份水中,煎煮50~60分钟;滤过,将滤液静置6~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加无水乙醇至乙醇体积浓度60%,静置6~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灌封,100℃通蒸汽20分钟,即得。
本发明的口服液组方中,何首乌补益精血;解毒,截疟,润肠通便;用于血虚头昏目眩;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遗精;肠燥便秘等。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咽炎等。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黄疸、目赤肿痛、咽炎等。诸药配伍应用,润肠通便、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效用更强,治疗牙痛效果显著;对腮腺炎,扁桃体炎,乳腺炎,阑尾炎,淋巴腺炎,结膜炎,咽炎,口腔溃疡,痤疮,粉刺也有特效。
有关临床资料如下:62个病例中,男性33例,女性29例;年龄最大的57岁,最小19岁,其中病程最长者10天,最短3小时。
辩证分型: 胃经郁火型40例,表现为牙痛甚烈,口臭口渴,溲黄便秘,苔黄脉洪等。肾阴亏损型15例,表现为牙痛隐作,绵绵不休,或时作时止,口不臭,脉细或齿浮动等。气滞血瘀型7例,表现为牙齿剧痛,入夜尤甚,口不渴或渴不欲饮等。
治疗方法:每次服用治疗牙痛口服液20~50毫升,一日3~5次。
疗效标准:显效:口服1次后, 牙痛症状明显减轻,3次后疼痛消失者。有效:口服6次后,牙痛症状有所好转,遇张口说话、漱口刷牙及冷、热、酸饮食刺激仍加重者。无效:口服6次后,牙痛症状无任何改善者。
病例治疗后疗效统计结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步新源,未经步新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05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形屋扫描仪的底座结构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林业野外监测设备固定的支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