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水阳光淡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10501.3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3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有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有添 |
主分类号: | C02F1/14 | 分类号: | C02F1/1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汪登潮 |
地址: | 5283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水 阳光 淡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水淡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的装置。
背景技术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技术,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且不受时空和气候影响,水质好、价格渐趋合理,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锅炉补水等稳定供水。从海水中取得淡水的过程谓海水淡化。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冻结法、电渗析法、蒸馏法、反渗透法,其中,蒸馏法主要是利用太阳能进行蒸馏,所以早期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一般都称为太阳能蒸馏器,该蒸馏器由一个水槽组成,水槽内有一个黑色多孔的毡心浮洞,槽顶上盖有一块透明、边缘封闭的玻璃覆盖层。太阳光穿过透明的覆盖层投射到黑色绝热的槽底,转换为热能。因此,塑料芯中的水面温度总是高于透明覆盖层底的温度,水从毡芯蒸发,蒸汽扩散到覆盖层上冷却为液体,排入不透明的蒸馏槽中,由于它结构简单、取材方便,至今仍被广泛采用。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110141026.4,发明名称为一种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含有海水进口、太阳能加热系统、冷凝器、真空喷射系统、淡水箱。真空喷射系统含有太阳能电池、喷射泵、真空喷射管、喷射循环水箱。海水淡化过程是:海水从海水进口进入太阳能热水器,经加热后进入蒸发器,产生的水蒸汽从蒸汽出口出来,进入冷凝器,被冷凝的淡水流到淡水箱,未被冷凝的水蒸汽流入真空喷射管的抽气口;喷射泵启动后,带动真空喷射管工作,抽气口抽吸水蒸汽,加速海水从蒸发器的蒸发,喷射出口喷出更多的水汽混合物到喷射循环水箱,流出到淡水箱。此专利结构完全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将海水进行淡化,绿色环保,与传统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相比,海水蒸发效率上能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加装喷射泵,其结构复杂,而且整套设备的成本较高,难以保障沿海普通居民饮用水和工业锅炉补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成本低,海水淡化效率高的海水阳光淡化装置。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海水阳光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依次设置的海水储存装置、透镜室、金属盒、蒸汽室和冷凝器和淡水储存装置,所述透镜室设置在金属盒的上方,太阳光线聚焦在金属盒的上表面,形成高温,在金属盒的传热作用下,使金属盒中的水升温并开始蒸发,蒸汽聚积在蒸汽室并流经冷凝管进行冷却,最终流入淡水储存装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透镜室的顶部设置有透明封盖,透镜室的下部设置有聚光面,金属盒设置在聚光面的下方。
所述聚光面为透镜室的弧形透明底面,透镜室中充入水时能作为凸透镜使用。
所述聚光面为设置在透镜室内的凸透镜表面,透镜室的底部透光。
所述海水储存装置的上部设置有水泵和控制水泵开关的水位控制器,水泵的供电端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水泵的进水端设置有滤清器;海水储存装置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设置有二级滤清器,透镜室和冷凝器分别设置在海水储存装置的下方,透镜室和冷凝器的进水口分别设置有浮子阀,并通过管道与海水储存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水经过滤器从海里抽进海水储存装置,当冷凝室和透镜室没有水或水位不够时,水阀门由于重力的作用下就会自动打开海水从储存装置流进去进行补充,当两室水满时浮子阀把进水口堵上。
所述透镜室设置有直接连接蒸汽室的气管,气管的进气口位于透镜室进水口的上方(即位于液面的上方)。
所述透镜室与金属盒之间连接有水管,该水管的出水口上安装有浮子阀。
所述金属盒的底部设置有排盐阀和排放水沉淀物的排污阀。
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室和冷凝管,冷凝管的一端与蒸汽室连接,另一端连接淡水储存装置,冷凝管采用扁平盘管,扁平盘管由数根直管和回转弯管组成。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自动制取淡水和获得海盐。
本发明利用凸透镜的聚焦作用以及水与盐的蒸发温度不同的性质制成,射向透镜室的平行的太阳光聚焦在金属盒的上表面,快速形成高温,在金属盒的传热作用下,使金属盒中的水升温并快速汽化,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寿命长、维修方便、成本低,水淡化效率高等特点,而且适合普通家庭用户安装使用,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有添,未经陈有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05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