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颈椎、腰椎智能复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9924.3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6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雯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雯逸 |
主分类号: | A61H23/04 | 分类号: | A61H23/04;A61H11/00;A61N5/06;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 腰椎 智能 复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电子保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颈椎、腰椎复原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现代社会的发展,劳动者的劳动方式已大多由体力劳动转变为脑力劳动或单一操作,长时间的保持一种姿态使得颈椎、腰椎无法保持和恢复应有的生理曲度。在现有技术中各种颈椎、腰椎治疗装置均需患者在特定的医疗装置上进行专门的治疗或长期的药物治疗,由于工作的需要,这种正常生理曲度的改变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这就使得现有的治疗装置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这种不是急性的疾病要坚持每天的专门治疗却是大多数人无法做到的。特别是哪些年轻人和初期状况还不是十分明显的患者往往容易忽视,而颈椎和腰椎的这种生理曲度改变达到一定程度要恢复却是十分刺手的医疗难题;
2、现有的技术中,有专门针对椎骨的牵引治疗,也有专门以治疗皮肤等软组织的粘贴类膏药和内服类治疗药物,却还没有在一个治疗过程中能同时对椎骨和相应部位肌肉细胞组织同时进行治疗的方式;
3、我国民间有使用药枕的习惯,但这种药枕仅仅是把一些中药材原料装进一个我们日常使用的宽大枕头,没有对药材进行深加工制作,除了气味,药物基本没有被人体吸收,药物的多种功效并没有挖掘出来;
4、传统颈椎枕是我国两千多年来沿用的颈椎治疗老办法,但由于这种传统颈椎枕无法控制,住住出现使用时间过长,反而出现落枕,大脑供血不畅,起来之后头晕不舒适等症状,所以现代医学并不提倡长时间使用;
5、现有的技术中,对椎骨的牵引治疗作力方向与椎骨方向一致,这与要恢复椎骨的曲度目的并不统一,所以临床实践中很多患者在做牵引之后效果不佳甚至病情反而加重,而且这种机械的外力控制偏差时也容易造成椎骨脱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挖掘我国传统的中医效能并提供一种与睡眠熔为一体的,即能确保患者长期坚持治疗,又安全可靠,无任何负作用的颈椎、腰椎预防和治疗恢复智能自动装置。
本发明的治疗和技术方案是下面这样实现的。
一种颈椎、腰椎智能复原装置,它包括整流器、控制器和按摩药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器为外置整流装置,在外部将220V交流电源整流为36V以下直流电源输入控制器使用;控制器内置控制装置和控制程序对按摩药枕内气囊定时充放气、气囊内气压高低、按摩药枕内红外发热装置的温度三项指标进行程序控制,控制器面板上设有电子显示屏和操作键盘,控制器通过气体导管和导线与按摩药枕连接;按摩药枕内置有气囊、红外发热装置、药囊和透气垫层及枕外套;当颈椎、腰椎智能复原装置程序启动工作时按摩药枕内气囊充气形成一个椭圆形柱状条枕或圆柱状条枕,条枕的弧面与人体腰部或颈部曲线相吻合,当颈椎、腰椎智能复原装置程序执行完毕后或未工作状态下,按摩药枕呈较薄的条带状枕外套。
上述颈椎、腰椎智能复原装置所述气囊位于按摩药枕最里层,其一端有导管直接与气体导管连接,所述气体导管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外壳的穿板直通连接,气囊内气体压力和充放时间由控制器程序控制;所述红外发热装置包括红外发热元件和热敏感应器,粘贴在气囊一侧,通过导线与控制器上的发热电路接口连接,并由程序控制释放红外脉冲和加热;所述药囊履盖在气囊一侧的所述发热装置外面;所述透气垫层履盖在气囊另一侧,系多孔网眼布材料,所述药囊和所述透气垫层连接成一个环套,包裹在所述气囊外面;最外面是对皮肤无刺激作用的针织制品制作的枕外套层。
上述颈椎、腰椎智能复原装置所述控制器外壳内固定有控制电路板、充气电泵、电磁阀、气体单向阀、压敏传感器、四通;所述充气电泵、电磁阀、气体单向阀、压敏传感器电路均连接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所述充气电泵气体出口与所述所气体单向阀一端连接,气流可单向通过气体单向阀流向气囊,所述气体单向阀另一端、所述电磁阀气体接口、压敏传感器气体接口通过导管与所述四通连接,所述充气电泵工作时增加气囊中的气体,所述电磁阀关闭时可以保持所述气囊中的气体,打开时可以减少或放空所述气囊中的气体,所述四通有一个接口通过导管与所述控制器外壳壳体上的穿板直通连接;所述控制器外壳正面有电子显示屏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有健盘位于所述控制电路板对应的按键感应区域,所述控制电路板上有电源显示灯对应于外壳上的小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雯逸,未经张雯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99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变电站的故障诊断与评估方法
- 下一篇:液体自动变色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