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棉机配套残膜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9701.7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1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若宇;李晓良;坎杂;江英兰;丛锦玲;李成松;安红磊;丁竹青;张亚欧;王哲;彭建;李文清;郭慧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河子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B7/04 | 分类号: | B07B7/04;A01D46/08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2 | 代理人: | 朱永慧 |
地址: | 832000 新***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棉机 配套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采棉机配套使用的残膜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疆机采棉面积的不断扩大,机采籽棉残留的残膜等异性纤维已成为困扰棉花加工的一大问题。而现有采棉机无相应的清花设备,收获的棉花中含有大量的残膜等异性纤维,且现有机采棉清花设备无法有效剔除残膜等异性纤维,现有籽棉残膜分离设备均是针对棉花加工环节,由于棉花机械采摘后进行多次转运堆垛压实,致使后续分离,必须增加开松环节,开松装置,功耗高,并且开松效果直接影响后续残膜的分离效果。另外残膜经多道加工后破碎增加,增加了分离难度目前机采棉加工中又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分拣,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阻碍了机采棉技术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可有效剔除籽棉中的残膜等异性纤维,可与采棉机配套使用的残膜分离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棉机配套残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室1,在分离室1内设有大网状滚筒11、小网状滚筒2、闭风器6,所述分离室1上设有棉流入口5、残膜出口3和籽棉出口8,所述的棉流入口与采棉机输棉管道相连,所述的大网状滚筒11、小网状滚筒2结构均为内部为中空,外层一周为纱网12的网状滚筒,所述的大网状滚筒11与小网状滚筒2相邻设置,所述小网状滚筒2置于大网状滚筒11的斜上方,并且靠近残膜出口3,工作时大网状滚筒11与小网状滚筒2的转动方向为同为逆时针转动,所述的闭风器6位于分离室1的下端籽棉出口8处,结构主要包含壳体14、闭风器转轴16及设于所述闭风器转轴16上的扇叶15。
所述的大网状滚筒11、小网状滚筒2的中心转轴分别为大网状滚筒中心转轴9、小网状滚筒中心转轴4,它们的轴心连线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A,所述夹角A最好为28°~42°。当大网状滚筒11、小网状滚筒斜置夹角A为28°~42°时,残膜分离装置作业时残膜分离率较高,籽棉带出比率较小,作业质量较高。
所述的闭风器6的扇叶15数量为3~8片,所述扇叶15把整个闭风器壳体内的料腔分成相等的几个扇形料腔26,通过扇叶转动使物料顺利卸下,在闭风器6的扇叶15转动过程中,扇叶15和壳体14紧密接触保证闭风器6内的密闭性。
所述的扇叶15主要包括两片夹柄19、设于夹柄19中间的叶片18构成。
所述的设于夹柄19上的叶片18由橡胶或软胶皮材料制成。
所述的闭风器壳体14上最好设有观察窗口17。所述的残膜出口3上最好设有残膜收集装置27,所述残膜收集装置27可以是网状收集袋,也可以是别的收集装置。
本发明其特点在于:包括棉流入口、分离室、闭风器等。所述的棉流入口与采棉机输棉管道相连,所述的分离室由大网状分离滚筒、小网状分离滚筒构成。依据采棉机气力输送中的棉流特性以及籽棉与残膜的物料特性,设计了大、小网状滚筒式分离机构并研究了其实现方法。所述的闭风器位于籽棉残膜分离机的下端,其工作原理是:混有残膜的籽棉进入分离室,在分离装置内部流场和两滚筒的共同作用下,残膜随着气流从装置的上端输出,分离后的籽棉由下端的闭风器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是一种采棉机配套残膜分离装置,可用于机采籽棉中残膜等异性纤维的分离。本分离装置与采棉机配套,实现棉花采收过程中残膜的分离,避免棉花转运压实后造成的分离困难。本发明快速、准确、高效,可用于现有采棉机,实现机采籽棉中残膜等异性纤维的有效分离。降低了机采籽棉异性纤维含量、提高了其质量等级,更为后续的棉纺企业加工降低了难度。极大地提高了棉农收入、解放了劳动力促进了机采棉技术的推广。
使用本发明,当棉花被采棉机采摘装置从植株上采摘后,经脱棉装置脱棉,随即靠气力输送系统将其经输棉管道输送至籽棉残膜分离室。籽棉与残膜由棉流入口进入分离室后,由于二者孔隙率、比表面积、密度等物理特性的差异,团状籽棉进入分离室后借助正压风力,冲向大网状滚筒,然后借助自身重力和大网状滚筒离心力进而克服风力落入籽棉出口。而残膜由于自身物理特性难以克服风力作用将随着气流的运动,当撞向大网状滚筒壁时,由于残膜比表面积大、孔隙率小以及密度小等特点使得残膜贴在大网状滚筒壁上在内外形成压差,残膜借助此压差作用克服离心力和自身重力紧贴在大网状滚筒壁上,并随着网状大滚筒逆时针转动,当转动到小网状滚筒时,沿流场方向,继续开始上述运动过程,直至随小网状滚筒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后,当受小网状滚筒离心力和分离腔体流场风力作用方向一致向上时,随即脱离小网状滚筒的吸附,最后继续借助风力从残膜出口飞出,进而实现籽棉与残膜的分离。在与采棉机的配套使用过程中,残膜分离率较高,籽棉带出比率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河子大学,未经石河子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97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流量的呼吸阀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